(四)城乡医疗保障要一体化统筹
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各县区政府可以探索县域内城乡居民就医“一卡通”,做到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居民看病结算“一卡通”。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推进
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补助标准并足额落实到位。根据当地实际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补助标准,积极探索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一体化服务的路子。加强卫生监督城乡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监督站分片设立,综合执法,覆盖城乡。
(六)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加快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建设的重点是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疗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县域内新农合管理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监督系统)、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县域内医药卫生服务监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是深化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五项重点改革任务的切入点、突破口,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健康山西的需要,是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全市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领导组仍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担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队伍建设等综合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二)完善机制,加大投入
各级财政要依据国家医改投入政策,保证各项投入及时足额到位。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优先安排、足额保障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所需资金。
(三)先行试点,逐步推进
从2011年起,我市率先启动浑源、灵丘、左云三个试点县,积极探索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模式,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试点经验和教训,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四)加强督导,严格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