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好城镇周边重点河道整治,狠抓河道清淤疏浚和堤防维修加固工作,坚决查处河道管理范围内乱修乱建、乱堆乱堵、乱栽乱种等人为设障行为,坚决拆除阻碍洪水、挤占河道的建筑物,拓宽卡口断面,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要加强在建工程防洪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工地内基坑、边坡以及塔吊和脚手架等重点部位和设施的防洪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安全度汛。
三、加强监测,强化预警
各级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要严密监视水情、雨情和灾情,提高预测预报的超前性和准确性。同时,强化部门联合会商,随时互通信息,科学研判形势,牢牢掌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要坚持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加强基层监测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定人定点,坚持24小时值守监测,确保全覆盖、不留死角。要健全预警体系,重点抓好城镇周边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人口密集区的预警体系建设。要完善预警机制,一旦收到预警信息,立即通过广播电视警报、发送短信、逐户通知等形式,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到受灾害威胁的城镇居民、学校师生、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及流动人员,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为临灾安全转移打下坚实基础。
灾害隐患点要设立警示标志,明确预警信号、避险地点和撤离路线,加强避灾场所建设。一旦出现险情,要果断下达紧急避险转移命令,迅速组织受威胁地区的群众按预先制定的转移路线安全转移,并逐户、逐企业、逐施工场所清理是否有遗漏人员,确保在灾害发生前,坚决有效地将危险地带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场所。重点要加强对城镇附近企业、外来施工队伍的宣传教育,增强其规范施工、自觉防灾、主动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各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工程施工单位要自觉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统一调度。
四、完善预案,加强演练
要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的防汛原则,认真总结城镇防洪经验,抓紧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可行性、实用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城镇防汛减灾知识,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可能发生的灾害,认真组织综合演练,不断增强应急处置、抢险救灾能力。要认真分析、研究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再修改、再完善、再提升,对避灾地点、避灾路线进行再明确、再调整、再建设,对应急预案进行再学习、再熟悉、再演练,确保城镇防汛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