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九)重视课程改革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推进,围绕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主题,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开发针对残疾学生特点的人性化教材,形成完整的专业化课程体系。稳步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打造一批地方性、适用性、实用性强的精品职教课程。教育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特殊教育教研人员,组织并指导开展教科研活动。将教科研规划和立项纳入统一管理,给予倾斜支持。发挥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性、群众性、活动性作用,推进各项教科研活动广泛开展。加强国内外特殊教育教科研的交流与合作。

  (十)提高学校装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特殊教育学校装备和信息化软硬件建设,配足配好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各种特殊教育专用的教学和康复设备。普及学生微机室、教师电子备课设备和校园网络,推进多媒体进教室项目。依托“广东省特殊教育网”平台以及佛山教育城域网的便利,建设佛山市特殊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开展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改革试验,开发面向师生的协同教与学系统,不断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十一)加强体育美育工作。根据残疾学生缺陷补偿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特长教育,促进学生“体、艺、美”个性化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至少1小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审美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重大体育赛事和艺术表演竞赛,培养体育艺术特殊人才。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十二)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首位,并作为教师全员培训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特殊教育教师先进事迹,展现我市当代特教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重视社会、家长的师德反馈,使之成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十三)配齐配足教职员。按照《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员编制标准暂行办法》,配齐配足教职员和康复、卫生保健及生活指导等教学辅助工作人员。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或教研人员兼任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的负责人。专职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的编制依据粤机编办2008〔109〕号文在教师总编制中统筹解决,由指导中心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做好人事管理工作。要加大力度,引进特殊教育高层次优秀人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