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南京市村庄建设整治考核评分表
南京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南京市村庄建设整治考核评分表(试行)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 核 内 容
| 自查分
| 考核分
|
1
| 基础管理
(10分)
| 1、组织领导体系健全,责任明确; (2分)
|
|
|
2、按要求编制完成村庄规划; (2分)
|
|
|
3、制订详细村庄建设整治计划、整治方案,并在村内显要位置进行张贴公示; (2分)
|
|
|
4、村庄建设整治管理资料、会议纪要(记录)等台帐齐全,建立村民参与机制; (2分)
|
|
|
5、建立建设整治投入机制,落实管理经费。(2分)
|
|
|
2
| 村内道路
(16分)
| 1、道路结构、形态、宽度等自然合理,路面平整; (6分)
|
|
|
2、主要道路硬化率100%; (3分)
|
|
|
3、次要道路、入户道路路面因地制宜选择铺装材料,传统巷道保护完好; (3分)
|
|
|
4、主要道路排水设施设置合理; (1分)
|
|
|
5、杆线架设有序,路灯采用节能灯具; (2分)
|
|
|
6、村庄主入口设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村名标识。 (1分)
|
|
|
3
| 给水排水
(10分)
| 1、注重供水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用水普及率; (2分)
|
|
|
2、排水方式选择合理,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要求,尾水达标排放; (3分)
|
|
|
3、建有排水管网,农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 (3分)
|
|
|
4、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维护良好,运转正常。 (2分)
|
|
|
4
| 村容环卫
(16分)
| 1、村庄垃圾箱(房)数量、位置设置合理,颜色和外形与村庄风貌协调; (4分)
|
|
|
2、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及时消毒; (4分)
|
|
|
3、改厕率100%,村内无露天粪坑,公共厕所设施完好,管理完善,卫生洁净; (2分)
|
|
|
4、公告报栏、宣传画廊、公共标识牌等设施布置合理; (2分)
|
|
|
5、村容环卫有专人管理,公共空间整洁,无乱堆乱放、私拉乱接、乱贴乱画现象。(4分)
|
|
|
5
| 房屋建筑
(18分)
| 1、房屋建筑符合规划,住宅形式、体量、色彩和高度等协调美观,体现乡村风格和地域特色; (6分)
|
|
|
2、老旧房屋外立面粉饰出新; (4分)
|
|
|
3、院落空间组织合理,格局协调,符合农民生活方式; (2分)
|
|
|
4、庭院整洁优美,无乱搭乱建现象,重视庭院绿化,家禽家畜圈养; (4分)
|
|
|
5、传统民居和古迹古建等得到有效保护和修缮。 (2分)
|
|
|
6
| 绿化景观
(15分)
| 1、村庄绿化应种植适宜的乔灌花草植物,乔灌结合,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5分)
|
|
|
2、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山墙、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的空闲地充分绿化,无大面积硬质铺装; (6分)
|
|
|
3、绿化管养到位,无大面积枯死草木。 (4分)
|
|
|
7
| 河塘沟渠
(7分)
| 1、村庄内河塘沟渠进行整治和疏通,不侵占水域、破坏水系,及时清淤; (2分)
|
|
|
2、水体洁净,水面无漂流物; (2分)
|
|
|
3、驳岸随坡就势,自然生态,植物、景观浑然一体; (2分)
|
|
|
4、河塘沟渠、堤岸维护管理到位。 (1分)
|
|
|
8
| 公共设施
(2分)
| 1、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模适度,基本满足村民需要。(2分)
|
|
|
9
| 特色塑造
(6分)
| 1、村容村貌得到精心的策划设计,形态美观,风格独特,特色鲜明。(6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