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设基础数据库,推动跨部门业务协同,加快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化,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1.加强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整合各部门、各行业已有的市民信息资源、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经济信息资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城市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等分散资源,建设统一、规范的信息资源中心;建立有效的源头(城市社区和农村行政村)数据采集机制,不断完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现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智能城市管理。
2.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覆盖市、辖市(区)的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延伸到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及农村(社区),互联互通各地、各部门办公网络,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实现对接,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网络服务。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便民服务平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监察平台、干部勤政廉政信息管理系统、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系统等政务管理平台,不断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3.全面提升信息化行政能力
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为目的,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建设横向覆盖所有部门,纵向覆盖基层机构,内部覆盖每个办公室的公文流转系统。推进行政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文件电子化、会议网络化,推动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加强跨部门协同办公和联合行政;全面整合政府服务,通过门户网站提供“一站式”政府服务。
4.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公共资源管理信息化。全面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无线通信、GPS定位、传感网技术的应用,提高实时监控、信息处理、智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完善规划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金土工程”,提高地下管线资源、国土资源、房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全市公共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化。整合公安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构建公安信息“大平台”,增强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深化科技强警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交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交通智能控制、监控定位、指挥调度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危险源预警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重大事故处理指挥平台。通过全面的信息化应用,保障“平安镇江”建设。
金融财政税收信息化。完成金融IC卡试点建设,推动电子钱包商业应用;完成“金财工程”二期建设和综合治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信息关联、数据加工、信息分析等应用机制,加强金融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作水平,提高金融业务网络化、虚拟化程度,提高征税效率和财政收入。
环境保护信息化。初步建成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环境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环境监测信息系统,通过污染源远程监控系统,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有效管理。
5.推进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各专业部门的专项应急指挥设施和资源,建立健全固定、机动、现场三大互联互通、灵敏快捷的指挥系统和信息平台,并与部队、武警等指挥设施实行应急联动,与各地、各部门的应急指挥系统对接,形成以市应急指挥平台为中心,以辖市(区)级应急指挥平台为节点的全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并做好与省级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的对接。
(三)重点实施信息惠民,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