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智慧镇江”为目标统筹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走“两化融合”的道路,切实将信息化作为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推进数字化进程,促进智能化应用,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推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惠及于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便民服务为宗旨,让市民真正享受到信息化的成果和实惠。
  --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加强引导,着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公共信息系统的集约建设,加快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交换,促进网络融合和系统互联互通,不断提高信息化的整体质量与效益。
  --自主创新,深化应用。大力推进技术和应用创新,坚持信息化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走具有镇江特色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务求实效,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区域和群体中的普遍应用。
  --保障安全,优化环境。坚持积极防御与综合防范相结合,始终把信息安全放在与信息化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标准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信息化总体水平位于全国中等城市前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全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城市管理与运行的效率明显提升,信息化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市民普遍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较为成熟的城市信息化运作和数据共享交换运行机制。
  “十二五”期末,全市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
  1.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达到85,同比提高15.9;
  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达到70%,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
  3.无线宽带信号覆盖面达到100%;
  4.每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80台,同比增加32%;
  5.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口比重达到70%,同比提高28.7个百分点;
  6.公众信息化认知与满意度达到80%,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
  7.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600亿元,同比增加233%;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同比增加294%;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8.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的比例达到90%,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达到60%。
  三、主要任务
  (一)深度推进两化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渗透,优先发展软件业、电子制造业等新兴信息产业,重点突破智能传感网产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节能降耗,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全面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优先发展新兴信息产业
  一是持续保持软件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力电气制造等生产性、服务性领域的应用软件,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数字化仪器仪表、现代装备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积极发展通信、金融、动漫游戏等行业应用软件;加快软件外包体系发展,扩大软件出口和外包规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