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
参与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委、市文广新局、市科协。
(七)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主要任务:
(1)繁荣科普创作,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开发。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社会和公众的需要,注重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开发一批优秀科普作品。
(2)集成全市科普资源及信息,建立共享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3)促进科普资源开发制作的社会化,积极推动科普资源产业发展。
2.主要措施:
(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发挥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的创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科普资源的机制。将科普作品纳入科技进步奖评审范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积极探索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的新途径,选择适宜向公众传播的科技成果,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将科研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扩大科研成果对社会的惠及面。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委、市文广新局、市农科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市科协等部门牵头,拍摄制作一批适合镇江区域特点的高效农业科教片、课件,编印一批适合农村(业)科普教育的科普读物。
(2)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促进各类科研项目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产生的创新成果的关注度和知晓率。推动科技项目验收时对科普效果进行评价。充分发挥科技社团联系科技工作者及科普创作团队的作用。借鉴先进科普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市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建立科普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组织和购置一批国内外优秀科普影视资料光盘,建立科普光盘库,采取免费借用的方式,提供给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军营等单位使用;将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创建农村远程教育示范点争创的考核内容;有效集成各辖市区和市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市级学会协会、企事业科协及相关单位的科普场馆设施、科普宣传车、科普展教品、科普器材、科普人才队伍等科普资源,以分散存储、统一菜单服务为资源共享形式,推动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集成共享,鼓励各类科技、教育等资源有效转化为科普资源。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提供给基层。
(4)加强科普展览、教育、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开展主题科普展览巡回展出,推动展览和展品在各地基层单位交流。开展简便易行、具有特色的科普展览和科普活动,增加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等场所和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的科普内容。促进科普展教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相衔接。建立健全应急科普资源开发与服务机制。
3.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市科协、市科技局。
参与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农委、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
(八)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
1.主要任务:
(1)提升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质量。
(2)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
(3)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2.主要措施:
(1)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落实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意见》,大力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镇江电视台、各辖市电视台引进选购一批国内外优秀的科教片,在合适的时段播出,增加科普节目的播出时间,继续办好“科普大篷车”专栏;市、辖市区广播电台要开辟科普专题节目和特色专栏;镇江日报、京江晚报等报纸要开辟科普专栏(版);门户网站、各成员单位专业网站、镇江公众科技网、各辖市区科普网站等的科普专栏内容与版面要大幅度增加,及时更新内容,向公众传播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继续办好长途客运大巴科普影视,打造科技传播新亮点。鼓励江天集团在新添置的客运班车配齐科普影视光盘,使科普教育惠及更多往返镇江的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