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
参与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委、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讲究科学方法,端正科学态度,着力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执政能力。
(2)建设学习型机关,切实增强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人群中位居前列。
2.行动措施:
(1)加强规划,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贯彻落实《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1-2015年公务员培训纲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教育,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主修课程之一, “十二五”期间,县处级领导干部至少全部轮训一次,培训乡科级干部5万余人次,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参训率达到98%。
(2)依托各类干部培训院校,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培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公务员培训基地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组织编写培训教材,举行专题讲座。
(3)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将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自主培训时,加强对科学素质的培训。
(4)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在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公开选拔考试大纲和题库中,进一步丰富科学素质的有关内容。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强化对科学素质的测查。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
(5)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现代科技知识。继续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新知识讲座,编辑出版适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读物,通过举办科技论坛、科普报告会、科技讲座、科学素质竞赛和科学素质大讲堂等活动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地参观科研院所和科普教育基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意识。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科普活动,带头参与科学技术的普及、科技成果的推广活动,用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市民。
3.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参与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联。
(五)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安全健康等观念和知识。关注隔代教育、科学育人,促进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激发社区居民提升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社区,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发展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2.行动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实施健康镇江2015行动方案。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低碳生活、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科学教育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普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服务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面向老年人、少年儿童开展科学生活、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等宣传和教育活动。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设夜校,开展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城市生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面向老年人开展隔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2)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提升社区科普能力。充分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拓展和发挥科普功能。提升市民学校的科普内涵,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建立长效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强科普画廊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定期更换制度,通过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寓教寓乐的形式,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重视市民的关注热点和应急科普。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移动电视等新型传媒在科普教育中的功能。健全街道科协、科普协会、社区科普小组等网络组织。建立健全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科普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