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市容管理逐步规范。建成2条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以“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的运作模式,投入6500万元完成市区200多幢楼宇亮化工程。积极推进户外广告泊位市场化运作,主干道基本消灭乱贴乱画。
5.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先后开展了农村垃圾、违法建设、户外广告、占道经营、还道于民、扬尘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声势大,效果明显。同时,创新城管科技,实施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贯标认证,建立了GPS车载终端和远程监控平台,开发运行了行政案件EAS处理系统,促进工作落实和效果反映。
1.2 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上述成就,为“十二五”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因素,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制约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不利因素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
1.城管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管理重心下移后,夯实街道和社区城管工作基础,推进涉管部门充分履职等任重道远;执法重心下移后,还未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运作和反应机制以及高度集中的准军事化的指挥调度系统。
2.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在当前城市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阶段,建设任务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压力很大。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焚烧灰渣处置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垃圾房等环卫设施的特点是“人人需要、个个不要”,如何抢在城市各项建设项目完成前,把环卫的设施规划定点到位、建设资金到位、配套实施到位是“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
3.城市局部容貌陈旧的问题依然突出。旧城改造尚未完成,城市更新又接踵而至。随着城市现代化重心由建设向管理转移,根治环境脏乱差、旧城改造的工作量大,任务艰巨。
4.市政管理“管、建、养”不分。因采取差额拨款方式,城市道路、桥梁和路灯养护经费不足,需要管护单位通过承接市政工程建设来弥补。养护量大,市区道路不平、破损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如再承担建设任务,势必影响正常市政设施管养力量的投入。
5.管理执法过程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扬尘防治问题。在城市大建设过程中如何把除尘工作做到位,难度大、矛盾多。二是占道问题,包括占道经营、占道停车、乱堆乱放等问题突出。三是违法建设问题,查处的难点是领导干部和法人单位。四是城市容貌问题,包括广告牌、字牌店招、墙体出新、空调外机、平改坡等。
二、“十二五”城市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2.1 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