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重点工作 | 责任单位 | 责任人 |
工作目标 | (一)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 | 市农委、发改委、林业局、农垦局、水产畜牧兽医局、供销社、统计局、扶贫办 | 吴善威等 |
(二)粮食面积稳定在71.5万亩,总产量确保18.5万吨以上。 | 市农委、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农机局、粮食局、农业区划办 | 吴善威等 |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比上年增长10%,力争达到12%。 | 市农委、统计局、财政局、人社局、工信委、水利局、发改委、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商务局、供销社,农调队,市扶贫办 | 吴善威等 |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万人。 | 市人社局、农委 | 陈丹桂等 |
(五)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万人左右。 | 市扶贫办 | 刘付东 |
(六)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 市教育局、卫生局、文体新局、体育局、公安局、地震局、民政局、人口计生委、住建委 | 黄子洮等 |
一、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一)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建设,大力度推进改革,着力夯实水利这个最重要的基础。突出抓好水利资金投入,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全市完成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投入3亿元以上。 | 市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 | 黄炳利等 |
(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做好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推进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抗旱减灾能力建设、农田灌排设施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农村水电建设等6个方面建设,着力打好“三个攻坚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好农村中小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困难问题;实施一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灌区骨干渠系更新改造与续建配套,加快推进末级渠系连片建设,解决支毛斗渠“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 市水利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扶贫办、卫生局 | 黄炳利等 |
(三)加强农村电、路、房建设。 | | |
1.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 市工信委 | 张祖广 |
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和管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建制镇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中转站建设,提高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 市住建委 | 郑东 |
2.深入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培育一批特色名镇、名村,促进小城镇发展。 | 市住建委、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商务局、农委、林业局、文体新局、环保局、旅游局、体育局 | 郑东等 |
3.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重点推进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统筹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建设,全部解决大中型水库分散居住(5~20户)且出行道路宽度在1米以下的水库移民村民小组交通困难问题。 | 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委、扶贫办、水库移民局、 | 吴永明等 |
4.改善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户的住房条件,抓好水库移民新村建设。 | 扶贫办、住建委、发展改革委、水库移民局、残联 | 刘付东等 |
5.继续改造农村和国有林区以及分散居住(20户以下)的水库移民村民小组危旧房、少数民族村寨。 | 市住建委、发改委、民委、林业局、地震局 | 郑东等 |
(四)建设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大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快人工增雨抗旱防雹工程建设,提升水文、气象服务保障水平,推广防灾减灾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能力。 | 市民政局、水利局、气象局、科技局、农委 | 韦世豪等 |
二、毫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 (一)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继续抓好粮源基地建设,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市农委、水利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财政局 | 吴善威等 |
(二)加大支持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力度。全面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加快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通过扶持补助政策,大力推广粮食生产各项实用技术。切实做好粮食直补与储备粮订单粮食收购挂钩政策。加强收储基础设施建设,2011 年全市建设粮食储备库规模 3万吨。 | 市农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粮食局、农机局 | 吴善威等 |
(三)加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业建设,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继续实施“千万亩超级稻推广行动计划”,力争新增超级稻种植面积2万亩;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红薯和豆类等粮食作物,积极推进秋冬季增粮和间套种增粮。 | 市农委、水利局、农机局 | 吴善威等 |
三、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 (一)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抓住外出务工形势向好的机遇,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合理调整经济布局,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进一步加大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力度,实施就业援助,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 市人社局、农委、工信委、住建委、财政局 | 陈丹桂等 |
(二)大力推进产业增收。引导农民抓住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业。继续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启动实施“万元增收工程”,重点建设一批亩均产值超万元的“万元片区”、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屯、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致富示范农户。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庭院养殖、规模养殖、特色养殖,提高农民收入。 | 市农委、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利局、农机局 | 吴善威等 |
(三)积极挖掘非农产业增收空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能源、示范、景观、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在加工、流通、服务、旅游等环节的生产经营收入。 | 市农委、工信委、商务局、发改委、粮食局、旅游局 | 吴善威等 |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类实施,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各类农业职业院校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计划,完成农民科技培训3万人次以上,阳光工程培训3000人次以上。继续实施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培训工程。 | 市人社局、教育局、农委、扶贫办、水库移民局 | 陈丹桂等 |
(五)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启动实施边境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和“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深化实施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加大信贷扶贫力度,让更多贫困农户获得信贷扶贫的扶持。 | 市扶贫办、人社局、国土资源局、金融办、发展改革委、交通局、水利局、林业局、广电局、民委、住建委、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文体新局、农委、工信委、科技局、商务局,市边海防办、水产畜牧局、旅游局、农机局、招商局,供电局 | 刘付东等 |
四、加强“菜篮子”工作,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 (一)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对“菜篮子”产品质量、市场稳定、产销衔接、市场主体行为、突发事件处置、风险控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的考核评价。 | 市农委、商务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绩效办 | 吴善威等 |
(二)狠抓“菜园子”建设。着眼于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抓好农作物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 市农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商务局 | 吴善威等 |
(三)重视“菜摊子”建设和管理。加快农产品流通,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推广“农超对接”,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及超市进场费。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 市商务局、农委、交通局、工商局、物价局、住建委 | 黎江影等 |
(四)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大宗主要农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监测网络,抓好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跟踪检测,加大抽检力度。加强对已经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基地和农产品的监测,加强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和完善蔬菜、生猪、家禽等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抓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放心油”。 | 市农委、水产畜牧兽医局、质监局、发改委、粮食局 | 吴善威等 |
(五)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大免疫工作力度,重大动物疫病春秋两防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加强边境重大动物疫病防堵及防控阻截带建设,推进落实活禽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等制度,抓好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搞好猪牛羊二维码耳标佩带工作,扎实推进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发改委、卫生局、商务局、住建委、林业局,防城海关,防城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工商局 | 黎庶凯等 |
五、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一)加快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推进通道绿化、城镇绿化和村屯绿化。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完成植树造林18万亩。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积极发展油茶和珍贵树种、乡土树种,提高森林质量效益。 | 市林业局、住建委、交通局 | 李承棠等 |
(二)稳步推进农村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积极发展农村太阳能,推动农村生态能源多样化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湿地保护、渔业增殖放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和生物安全监管,搞好南海伏季休渔期管理。 | 市林业局、扶贫办、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委、水产畜牧兽医局、海洋局 | 李承棠等 |
(三)围绕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林浆纸、木材精深加工、林产化工、油茶、花卉五大林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林业产业。支持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和上市融资。 | 市林业局、工信委、金融办 | 李承棠等 |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在规模养殖场普遍开展生猪粪污处理达标排放,探索建立农村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加强粮食主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 市环保局、工信委、农委、水产畜牧兽医局 | 万里滔等 |
六、启动实施“339”工程,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 (一)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336”工程,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农业区划成果,抓紧制定并实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重要抓手、突显关键环节、突破重大项目;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继续推进政企银战略合作,支持扶持各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和上市融资,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对“336”工程建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 市农委、财政局、工信委、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粮食局、农业区划办、旅游局、金融办 | 吴善威等 |
(二)突出优势区域,优化产业布局,壮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聚先进生产要素,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 | 市农委、林业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吴善威等 |
(三)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生态旅游户在“接二连三”中的引领辐射作用。扎实做好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设,推进区县建设休闲农业示范点。 | 市农委、工信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发改委、旅游局 | 吴善威等 |
(四)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禀赋与市场导向,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试点工作,推动地理标志保护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地理标志产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鼓励各地政府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加大区域产业品牌培育,加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和延长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链,加强品牌培育、宣传,做好广西名牌产品、广西优质农产品推荐、培育,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品牌基地,扩大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共享品牌,分享利益,同御市场风险。加大精品农业发展力度,积极培育高端市场,推动我市农产品向绿色型、环保型、特色型、功能型方向发展。 | 市农委、林业局、工信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工商局、质监局,防城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吴善威等 |
七、加大科技创新应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 (一)加大科技研发和转化力度。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驯化、选育、应用和推广,新农村科技示范等创新活动,重点开展粮食、甘蔗、红金系列、蔬菜、对虾、罗非鱼、水奶牛等特色产业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力推广稳产增产、节本、增效农业技术,力争引进试验农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示范推广生态、立体、循环养殖模式,积极推广海洋捕捞渔船节能增效新技术。积极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建设农户储粮装具。 | 市科技局、农委、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粮食局 | 韦启章等 |
(二)加快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服务功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农村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12316”等“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手机短信等服务。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满足农民种养的科技需求。实施“种植大户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水稻、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广泛参与科技服务活动。 | 市农委、发展改革委、林业局、工信委、科技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供销社 | 吴善威等 |
(三)积极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继续做好农业院校和专家对接工作,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作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 市农委、人社局、科技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 | 吴善威等 |
八、立足于提升抗风险能力,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的监测预警 | (一)农业综合管理部门要明确机构、落实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大宗农产品市场运行基础数据收集,突出动态监测,加强供求分析,逐步建立和完善粮食、糖料蔗、生猪、肉鸡、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市场监督预警机制和价格监测应急机制,适时发布预警信息。 | 市农委、商务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统计局、发改委、物价局 | 吴善威等 |
(二)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产品保障应急预案,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做好产销对接,针对季节性集中上市的农产品做好应急预案,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主要农产品产销应急工作,保障市场供应。 | 市商务局、发改委、农委、水产畜牧兽医局 | 黎江影等 |
(三)强化价格监管,物价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大宗农产品价格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动的监测,加强对农产品过度投机行为的监控,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 市物价局、工商局、农委、商务局 | 董永强等 |
(四)建立健全价格通报机制,及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引导新闻媒体全面客观准确报道农产品市场情况。 | 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农委、商务局、广电局 | 董永强等 |
九、统筹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 (一)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绩效工资等政策,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 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 | 黄子洮等 |
(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继续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工程,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大院等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 市文体新局、发改委、财政局、广电局 | 卢岩等 |
(三)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组织实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越边境全民健身工程等健身工程,推动农村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 市文体新局、民委 | 卢岩等 |
(四)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加快出台农村优抚对象和农村干部参加新农保的政策,进一步扩大新农保覆盖范围。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和灾后重建能力,减少因灾致贫返贫发生。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 | 市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 | 韦世豪等 |
(五)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城乡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 市公安局、市委组织部、司法局、民政局 | 玉石等 |
十、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开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 (一)加快土地流转,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建立土地流转备案制度。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市农委、国土资源局 | 吴善威等 |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扩大配套改革试点范围。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构建多层次的林业产权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 市林业局 | 李承棠 |
(三)全面推进供销社改革,在农资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等特殊商品现代经营五大网络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 市供销社 | 苏海 |
(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农户联保等贷款模式,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应收账款、水面滩涂使用权担保等担保方式,缓解农民贷款难。继续开展能繁母猪、奶牛、香蕉、甘蔗、农房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开展政策性林木火灾保险试点。 | 市金融办,银监局,市财政局、国资委,人民银行防城港分行,市林业局 | 毛善学等 |
(五)统筹推进其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农村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管理。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扎实推进“农事村办”。深化水利改革创新,不断增添水利发展活力。 | 市财政局、编办、发改委、水利局、农委、民政局,市委组织部 | 黄福明等 |
(六)继续扩大农业合作交流。在深入推进“南北农业合作”、“桂台农业合作”等国内农业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和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推进农垦与国外签订的合作项目。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推动本市名特优农产品走向国际高端市场。 | 市商务局、农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外侨办、台办 | 黎江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