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规划、政策引导作用,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发展氛围。
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内外创意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高端资源,带动产业快速成长。注重培育本土优秀企业,提高产业内生动力,打造自主创新优势品牌。
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立足特色优势,推动各类资源在行业上和空间上的聚集,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统筹布局,错位互补,实现行业间、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全面提升。
(三)发展目标。
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牌汇集、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将天津打造成为优秀创意成果的转化应用中心,优质创意资源的汇聚中心,中国北方的创意之都。全市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0%。基本形成“一带、双心、多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建设能容纳100-150家企业发展,定位清晰、规划科学、配套完善的创意产业园区50个。培育和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引进和培育若干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型主题活动。
四、重点任务
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强化引导,分类推进,促进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等主导行业做大做强,培育时尚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构建以科技为先导,符合城市功能定位,体现城市特色的创意产业体系。
(一)研发设计。
大力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软件与信息化等相关的工程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等研发设计行业。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大院大所,带动行业整体提升。支持研发设计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研发设计公共平台体系建设,积极吸引国家级科研技术平台、产业化基地落户。到2015年,研发设计创意增加值力争达到600亿元。
1.工程设计。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港口航运、市政工程、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工程设计行业。把握铁路工程与城市建设工程市场扩张时机,鼓励支持交通、市政工程设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围绕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积极壮大港口与航运工程设计业规模,打造北方港口与航运工程设计中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工程设计等新兴设计行业。鼓励发展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引导建材、施工等配套服务企业与工程设计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延伸工程设计产业链和价值链。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工程设计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占领国际市场。
2. 建筑规划设计。
积极发展房屋建设工程设计、室内装饰设计、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建筑设计行业,形成一批专业性强、信誉高、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团队和企业。围绕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发展景观规划设计、景区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等,培育做大城市规划设计业。吸引国内外知名建筑规划设计大师和设计机构落户,引进国际顶尖规划设计理念、前沿设计装备与技术,带动本土企业成长。鼓励和支持天津企业参与国内外重大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工程项目,参加建筑规划设计奖项评选,树立知名自主设计品牌。
3.工业设计。
围绕天津制造业优势领域,重点发展面向汽车、IT产品、家用电器、医疗设备、机械装备、日用产品、服装玩具等产品的外观设计、模具设计、结构设计、包装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等。鼓励和支持优秀工业设计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对接制造业设计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产品设计服务。建设工业设计特色聚集区,聚集技术、装备和人才资源,搭建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平台、工业设计资源数据库等公共技术设施。鼓励高校同制造业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定制培养等人才教育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园区建设工业设计人才实训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支持高校聘用有实践经验的工业设计人员任教。建设天津市工业设计成果交易中心,促进优秀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强化设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工业设计市场竞争秩序和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