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商务委员会、市粮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京粮发〔2011〕67号)
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商务委、粮食局,各远郊区县粮油总公司,北京粮食集团,市粮食行业协会,各有关企业: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重要时期。为了全面完成《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促进粮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粮食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现将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北京市粮食局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北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于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升首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
“十一五”期间,本市粮食流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粮食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契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首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经受住了国际粮食危机,以及国内粮食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多发的严峻考验,始终保持了充足的粮食供应,保持了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粮食市场繁荣稳定。“十一五”末,全市粮食年消费量512万吨,年产量116万吨,产销缺口依然较大。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保持了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实现了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了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外埠粮源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粮源掌握能力不断增强。213家企业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农村粮食收购市场有序发展。多元化市场主体活跃,丰富了粮食品种供应。粮食行业充分发挥了保民生、促和谐、稳物价的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