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十一五”期间,对“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制订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标准,明确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的内容、来源和使用权限,进一步拓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目前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共归集各类信息1324万余条,外网企业信用网站月均访问量超过230万次,每日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户数超过7.6万户,为保障交易安全提供了有效支持,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好评。
  4.建立了具有首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营造了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十一五”期间,建立了由市政府食品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协调顺畅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组织体系、监测网络体系和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科学评估、市场准入、监测与监督抽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归集发布和日常监督检查六项机制。遍布全市的1万余名食品安全监督员、信息员将首都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延伸到3472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充分整合卫生、质监、进出口检验检疫、工商等部门的质量检测资源,实现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多环节的检测、分析和预警。在远郊区县建设和改造了10个食品配送中心、3488家村镇食品连锁超市和2300多家社区食品便利店,提高了优质合格食品对社区、偏远乡村的辐射能力。建立了食盐、鲜肉、主要副食和农业投入品四大配送体系,有力地保障了食品安全。“十一五”期间,共对2713批次不合格食品实行强制退市,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72%。
  5.市场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首都市场秩序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商标授权经营制度在全市180余家市场内实施,制售假冒商品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广告监管系统监测各类广告1733万条次,违法率控制在3%左右,广告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净化。合同履约率提高。截至目前共制定和推行了涉及汽车交易、家政服务等100多种合同示范文本,集中查处了技术转让、连锁加盟、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合同违法案件。有形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市场升级改造和规范达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累计升级改造市场742个,重点区域市场内商户的食品索证索票制度、进货台账制度和场厂挂钩制度落实率达到100%。电子商务监管框架初步形成,网络交易环境得到改善。经营性网站定向搜索系统,实现了对本市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自动搜索,目前已筛选定位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网站约84000 家,有效扩大了监管视野。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有效控制,建立了传销预警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重点查处了医药购销、图书出版、商业零售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
  6.建立并完善了高效畅通的消费投诉及争议调处机制,消保维权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商品准入制度,强化了市场经营单位的管理责任。以通讯器材、汽配、儿童用品、家电、建材、服装六大类商品为重点,抽检商品样本13180个。12315投诉举报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信息平台作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投诉11.24万件,举报11.8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811.4万元。至2010年底,全市消费者投诉快速解决“绿色通道”成员单位已扩充至1260家。“绿色通道”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搭建了简便、快捷的消费争议处理平台。消费者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本市移动电话资费总体水平大幅下降,通过媒体公开点评虚假广告,发布消费警示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
  7.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信息化监管手段全面渗透到各个领域,市场监管现代化程度和监管效能不断提高。案件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商品质量监控系统、电子商务监控系统、网上审批登记注册系统、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应急执法装备等业务系统建设有序推进。执法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8.首都市场秩序经受重大活动考验,各项长效监管机制日趋完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