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普遍粗放
我省核桃大多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山区,一般土、肥、水条件都较差。其中有的山地坡度较陡,有的土层较薄土质太差。栽植前未进行土地整治和土壤改良;栽植时不规范,标准低;栽植后放任生长,管理粗放。有的像用材林一样对待,只栽不管,处于半野生状态。有的只重发展,轻视管理,导致成活率、保存率低,园区不整齐,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不高,产品质量差,病虫危害严重及树势早衰等。由于产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组织没有形成,工作跟不上,长期分散经营,农户各行其是、粗放管理,导致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市场竞争力。
3.4 农业气象灾害频繁,抗灾能力不强
农业生产的发展必然要受气候性、地域性、季节性特征三要素制约,其中气候条件起关键性作用。贵州省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春旱、伏旱、暴雨洪涝、冰雹、秋风、凝冻、倒春寒、秋绵雨、冬季低温等,这些气象灾害在贵州的发生比较频繁,几乎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尤其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凝冻、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更是百年不遇,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甚至是毁灭性打击。我省的核桃栽培管理粗放,几乎没有保护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这是制约实现核桃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5 科技投入不足,创新力度不够
由于对核桃产业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省里一直没有把核桃列为重大科技专项。核桃产业的发展严重缺乏科技支撑,主要是:针对我省复杂多样的山地气候缺乏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良种,良种基地建设十分滞后,特别是核桃采穗圃建设滞后,是导致我省核桃品种良莠不齐,四处引种的主要原因;我省核桃地方品种审认定工作滞后,对今后我省核桃良种化率的提高及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十分不利。
第四章 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4.1 规划依据
(1)贵州省省委常委会十届96次常委会纪要;
(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3)《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
(5)省委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办发〔2008〕16号);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8)《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指导我省抗旱救灾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编制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等工作作出部署》(省政府专题会议,2010年4月7日)。
4.2 基本思路
按照政府引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企业引领、区域突破、全面推进,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本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核桃产业扶贫工程,以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努力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以市场导向为依托,整合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创建优质品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产业化扶贫工作机制和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核桃建设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协调发展。
4.3 基本原则
4.3.1 政府引导,领导重视。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核桃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不断加大对核桃产业的扶持投入力度;切实对本行政区域的核桃产业化扶贫工作负起总责,积极解决协调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切实按照现代产业化生产要求,区域推进,板块开发,集中连片,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切实把核桃产业作为本地区群众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切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发展自己的优势品种,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势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3.2 部门配合,合力攻坚。以本规划为平台,认真修订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本辖区的核心区域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一批核心示范带。省直有关工作部门,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负责,有所作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捆绑、各记其功”整合资金要求,支持配合各地整合本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形成合力,共同攻坚。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和后续管护补助,项目区所需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主要依靠整合资金解决。
4.3.3 科技优先,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依托,突出重点,推广优良品种,改进嫁接育苗技术,组装应用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通过管理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核桃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产业。一定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4.3.4 市场导向,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业方向,适度规模发展。既要有政府积极引导推动,又要尊重农民意愿。扶持既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又有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的龙头企业。要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工商企业、能人大户到贫困地区兴办项目,形成企业(能人大户)+基地+农户+加工+营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利益连接机制,确保贫困农户的利益。
4.3.5 长短结合,当年增收。核桃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根据贵州山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的山地农业发展要求,发展林下经济,本着适合什么就套种间作什么的原则,认真抓好当年群众增收项目。
第五章 发展目标及进度安排
通过规划的实施,到2018年使我省核桃产业建设规模面积达到1500万亩的目标。其中,在“十二五”时期要完成1000万亩。省扶贫办负责860万亩,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石漠化地种植80万亩,省林业厅负责果林兼种60万亩。分年度安排:2011年140万亩;2012年200万亩;2013年220万亩;2014年220万亩;2015年220万亩;2016年到2018年500万亩。2011年到2015年各市、州、地总体规划和进度安排见表5-1。2011年到2015年各县、市、区、特区建设规模和进度安排见表5-2。各市、州、地2011年到2018年总体规划和进度安排见表5-3。
表5-1
贵州省各市、州、地核桃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表(单位:万亩)
(2011年—2015年)1000万亩
┌──┬──────────┬─────────┬─────────┬─────────┬─────────┬─────────┐
│年份│规划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
├──┼──┬─────┬─┼──┬────┬─┼──┬────┬─┼──┬────┬─┼──┬────┬─┼──┬────┬─┤
│总计│合 │果用林 │果│ │果用林 │果│小 │果用林 │果│小 │果用林 │果│小 │果用林 │果│小 │果用林 │果│
│ │计 │ │材│ │ │材│计 │ │材│计 │ │材│计 │ │材│计 │ │材│
│ │ │ │兼│ │ │兼│ │ │兼│ │ │兼│ │ │兼│ │ │兼│
│ │ │ │用│ │ │用│ │ │用│ │ │用│ │ │用│ │ │用│
│ │ │ │林│ │ │林│ │ │林│ │ │林│ │ │林│ │ │林│
│ │ ├──┬──┼─┼──┼──┬─┼─┤ ├──┬─┼─┤ ├──┬─┼─┤ ├──┬─┼─┤ ├──┬─┼─┤
│ │ │25 │石 │疏│小 │25 │石│疏│ │25 │石│疏│ │25 │石│疏│ │25 │石│疏│ │25 │石│疏│
│ │ │度 │漠 │林│计 │度 │漠│林│ │度 │漠│林│ │度 │漠│林│ │度 │漠│林│ │度 │漠│林│
│ │ │以 │化 │地│ │以 │化│地│ │以 │化│地│ │以 │化│地│ │以 │化│地│ │以 │化│地│
│ │ │上 │地 │及│ │上 │地│及│ │上 │地│及│ │上 │地│及│ │上 │地│及│ │上 │地│及│
│ │ │坡 │、 │迹│ │坡 │、│迹│ │坡 │、│迹│ │坡 │、│迹│ │坡 │、│迹│ │坡 │、│迹│
│ │ │耕 │四 │地│ │耕 │四│地│ │耕 │四│地│ │耕 │四│地│ │耕 │四│地│ │耕 │四│地│
│ │ │地 │旁 │造│ │地 │旁│造│ │地 │旁│造│ │地 │旁│造│ │地 │旁│造│ │地 │旁│造│
│ │ │造 │地 │林│ │造 │地│林│ │造 │地│林│ │造 │地│林│ │造 │地│林│ │造 │地│林│
│ │ │林 │造 │ │ │林 │造│ │ │林 │造│ │ │林 │造│ │ │林 │造│ │ │林 │造│ │
│ │ │ │林 │ │ │ │林│ │ │ │林│ │ │ │林│ │ │ │林│ │ │ │林│ │
├──┼──┼──┼──┼─┼──┼──┼─┼─┼──┼──┼─┼─┼──┼──┼─┼─┼──┼──┼─┼─┼──┼──┼─┼─┤
│全省│1000│800 │140 │60│140 │110 │30│0 │200 │150 │35│15│220 │170 │35│15│220 │170 │35│15│220 │170 │35│15│
│总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贵阳│30 │26 │2 │2 │4 │3 │1 │0 │5 │3 │1 │1 │7 │5 │1 │1 │7 │7 │0 │0 │7 │7 │0 │0 │
│ 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遵义│100 │73 │13 │14│13 │10 │3 │0 │21 │15 │3 │3 │20 │14 │3 │3 │25 │18 │3 │4 │21 │13 │4 │4 │
│ 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顺│40 │32 │4 │4 │10 │8 │2 │0 │6 │4 │1 │1 │8 │6 │1 │1 │8 │6 │1 │1 │8 │6 │1 │1 │
│ 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黔南│100 │80 │15 │5 │5 │3 │2 │0 │23 │19 │3 │1 │28 │23 │4 │1 │27 │22 │4 │1 │17 │11 │4 │2 │
│ 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黔东│80 │52 │9 │19│7 │6 │1 │0 │19 │12 │2 │5 │15 │8 │2 │5 │15 │8 │3 │4 │24 │17 │2 │5 │
│南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铜仁│180 │148 │28 │4 │20 │16 │4 │0 │26 │18 │7 │1 │42 │34 │7 │1 │43 │35 │7 │1 │49 │41 │7 │1 │
│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毕节│300 │248 │45 │7 │57 │47 │10│0 │65 │53 │11│1 │62 │48 │12│2 │58 │44 │12│2 │58 │46 │10│2 │
│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盘│70 │56 │10 │4 │11 │9 │2 │0 │14 │9 │4 │1 │17 │14 │2 │1 │15 │12 │1 │2 │13 │10 │3 │0 │
│水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黔西│100 │85 │14 │1 │13 │8 │5 │0 │21 │17 │3 │1 │21 │18 │3 │0 │22 │18 │4 │0 │23 │19 │4 │0 │
│南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