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县新民居建设总体规划,乡镇全部启动新民居建设,重点完成2个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样板村和18个县级示范村创建任务。结合城中村改造和高速公路建设,灵活运用土地使用权入股、“宅基地换房”等模式,建设前庄、三杈榆树、逃军山和拉马沟等区片开发型新民居。围绕大巫岚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适时联村迁建,建设集中安置型新民居。以八道河、双山子、祖山、肖营子等“沿路、沿城、沿景区”乡镇为重点,扩张中心城镇功能,建设区域集聚型新民居。推进草碾乡西山自然村整村搬迁,建设扶贫迁建型新民居。结合乡村旅游开发,谋划推进柏树村等宜居宜游型新民居。对基础较好、布局较为合理的村,翻修房屋院落,强化设施配套,改善村容村貌,建设陈丈子、东山等就地整治型新民居。
(十八)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启动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自我保障、自我服务能力。继续落实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积极化解、严格控制村级债务,减轻村级组织支出压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推进林木采伐、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
五、突出旅游重要地位,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兴起。开展“旅游开发攻坚年”和“现代物流攻坚年”活动,在扩大生活消费和服务性消费上下功夫,努力构筑功能齐全、服务完备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十九)发展壮大旅游业。依托“生态大县”品牌,打造祖山、都山和桃林湖旅游金三角,建设承秦出海公路和承秦高速两条观光路,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构建山水生态、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新格局。完成祖山景区画廊谷步游路、生态停车场和万佛楼续建工程,推进北进山路建设。尽快编制都山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南山生态观光园三期工程,建设南山生态城、步游路和娱乐中心。加强冷口温泉、桃林湖的宣传推介,精心谋划山地高尔夫球场项目。依托乡村旅游资源,逐步将花果山、头道铺、花厂峪、温泉分别建成为自然风情型、田园观光型、红色旅游型、康复疗养型乡村旅游示范村。推进乌龙谷开发,深入挖掘保护奚国文化,打造全县文化旅游头牌。筹办第八届祖山天女木兰文化节暨首届国际登山节和第三届官场梨花节,以节为媒,增强吸引力,提升知名度。力争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
(二十)繁荣活跃现代服务业。顺应城镇化、工业化需求,积极培育信息咨询、科技服务、职业介绍等中介组织,促进清洁卫生、保养维护、老幼托管等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顺应小康型消费需求,提升餐饮等传统行业档次,开发文体休闲等精神消费产品。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拉动装饰装修、建材销售等行业不断壮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