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的实施意见
(皖办发〔2011〕30号 2011年8月28日)
现“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目标,是我省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促进“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1、总体思路。以省委、省政府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战略决策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树立富民优先理念,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增收,以加快转型、创新机制促增收,以完善政策、加强服务促增收,以强化社保、防灾减灾促增收。加快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进程,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快农民分业、就业、创业进程,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多元支撑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目标。力争到2015年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农民收入水平在中部地区和全国的位次前移,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11年全省农民收入增幅10%以上,2012年至2015年年均增幅15%以上。
二、加快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进程,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3、促进农业转型增收。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每个农业县(市、区)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积极承接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国内外产业转移,打造皖北小麦、沿江大米和油脂加工、皖南皖西和皖西南特色农产品生态食品加工基地,以及一批肉类果蔬深加工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十二五”期间培育60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农产品增值收益,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各级财政给予补助。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十二五”期间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0个,让农民获得更多农产品增质收益。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实施“农超对接”,支持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加工配送和冷链设施建设。实施粮食现代物流工程。加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优势农产品“走出去”。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