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生态建设。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建设长远规划,支持试验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提高试验区森林质量与生态功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2、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将试验区作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重点示范区,优先安排国家及省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和扶持试验区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大力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项目,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监察监测能力建设,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对试验区予以重点支持。加快推进清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流域环境质量。
3、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节能,注重太阳能、生物质能、沼气等洁净能源的开发利用,支持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和农村沼气用气奖励试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打造湖北省洁净能源基地。按照区别对待和差异化的节能减排要求,科学合理确定试验区“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1、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支持试验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试验区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试验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支持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重视试验区特殊教育发展。大力加强试验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湖北民族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将湖北民族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规划。
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实施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专项和科技支持武陵山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优先支持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申报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推动特色工业、特色农业、优势中药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3、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大力支持试验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强试验区内政府举办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视试验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