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探索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区域合作联动。突破行政区划,打破地域界限,强化经济区域功能,统筹谋划试验区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加强协作、共谋发展。
(六)坚持自力更生与政策帮扶相结合。立足于激发试验区内各县(市、林区)的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同时,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机制,增强发展合力。
三、总体目标
(一)到2015年,试验区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3%(突破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3%(突破6000元),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72%左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到2020年,试验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实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扭转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实现城乡建设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关系更加和谐。恩施州进入全国先进自治州行列。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实施试验区“交通通达工程”,优先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大力推进试验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干线通道建设,着力构建承东启西、接南连北、内畅外联、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通试验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大通道。加快各县城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和4A级以上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的旅游公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实施力度,努力把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综合交通发达、旅游交通顺畅的示范区。
2、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抢抓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大试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农田整理、低丘岗地改造、重点病险水库整治和重点灌区建设力度,增强湖北武陵山区防洪抗旱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支持试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加大试验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强化水资源配置和水生态保护,支持试验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防护与综合整治工程和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开发山区小水电,综合开发利用绿色水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