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
(淮发〔2011〕24号 2011年8月26日)


  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我市跨越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苏发〔2011〕10号)精神,现就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引领、支撑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突出高端人才引领和科技投入支撑,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大幅度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专利授权总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三个“翻一番”,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科技创业投资规模三个“翻两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重大前瞻技术跟踪引进
  加强前瞻技术的跟踪储备。实施前瞻技术跟进计划,在盐化工新材料、生物能源、大品种创新药物、新型光伏电池及系统、新型节能装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等重点领域,加大前瞻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跟踪力度,努力形成一批优势主导产业先进技术、未来产业发展前瞻技术储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争取在掌握优势主导产业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推进前瞻技术的引进和产业化应用。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前瞻技术的引进和产业化应用,整合人才、平台、资金等科技产业化资源,加快前瞻技术在我市产业中的转化应用步伐。
  (二)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发展水平
  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实施产业高端提升计划,全面推进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重点开发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促进主导产业向高技术、高增值环节延伸,企业向研发与服务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数字化设计、绿色制造等新技术在纺织、机械、建材、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上的运用,提升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形成一批百亿级的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