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

  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一)稳妥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
  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用,全面推行土地承包和流转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完善以粮食为参照的土地流转市场价格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流转,力争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以上,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合作经营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确保土地股份合作社达100个以上,入股土地2.5万亩以上,稳定和提高农民土地经营收益。(市委农工办)
  (二)深化农村经营制度创新
  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示范合作社联创活动,引导合作组织联合做大做强,力争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农户比重达60%以上。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农业招商到位资金突破50亿元。加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管理,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联合作组织带基地农户”的经营机制,着力做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力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和利税均增长15%以上。(市委农工办、市农委)
  (三)探索推进农业保险服务延伸
  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承保和定损理赔的有效办法,不断提高三麦、水稻参保面和受益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真正把农业保险的普惠性落到实处。着力推进农经综合服务领域向村组延伸、向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延伸,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效服务。(市委农工办,市保监行业协会)
  五、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和专家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市财政局)
  (二)大力开展金融体制创新
  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淮设立分支机构;深入推进农信社农合行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引导全市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扩大融资担保规模,积极探索融资担保新模式,不断提高金融、担保支持“三农”和服务中小企业水平;加大商业承兑汇票的业务推广力度,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困难;继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金融生态优秀县、达标县创建力度,积极优化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市金融办、经济信息化委、人行、银监局)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