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实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行职能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
(一)加强工商联会员队伍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各级工商联要按照面向工商界、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广泛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不断提升企业会员和团体会员比重,注重把那些热爱工商联事业、行业形象良好、服务企业积极的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等经济类社团组织吸收到工商联会员队伍中来,完善工商联组织体系,夯实工商联工作基础。在扩大工商联会员覆盖面和优化会员结构的基础上,要按照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人民有贡献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健全科学有效的培养使用机制。主动配合党委和政府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不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工商联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选好配强工商联领导班子,注重把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较强统战意识、工作经历丰富、知识面较宽的干部充实到工商联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班子人员结构,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要把那些综合素质好、各方面表现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选拔到各级工商联领导班子,积极发挥领导班子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用。大力加强工商联执委会、常委会建设,建立健全执委会议制度和管理监督机制,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则,切实发挥执委、常委作用。建立健全工商联主席的培养使用机制,条件具备的,要按照工商联主席一般由党外人士担任的规定予以配备。上级工商联要切实加强对下级工商联工作的指导,积极推动工商联系统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发挥应有作用。
(三)加强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县级工商联和基层商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发展和管理会员、联系和服务企业方面的组织作用,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县级工商联要认真搞好乡镇、街道、社区、市场等基层商会建设工作,加强对基层商会工作的指导,增强基层商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
(四)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各级工商联要切实按照建设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建立健全符合工商联自身特点的工作制度,努力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务实的工作作风、协调的运行机制、和谐的机关风貌,促进工商联机关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着眼统一战线和工商联事业长远发展,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干部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干部服务大局、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适应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干部队伍。
四、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