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造纸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家电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表1: “十一五”期间全国和广东省各纸种产量表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造纸及纸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2010年我省造纸及纸制品业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9.9亿元增长到369亿元,增长了1.31倍;销售产值由2005年的663.8亿元增长到1600.5亿元,增长了1.41倍。
  二、面临的发展形势
  广东省造纸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造纸行业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造纸行业的发展直接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不断增长的经济形势下,广东省造纸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外造纸行业形势
  近年来,全球纸浆产量和消费量保持逐渐增长的趋势,但2008年全球纸浆产量和消费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全球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也是逐年增长到2007年,2008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由于制浆、造纸需要大量的原料,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世界各国造纸行业都在压缩纸业,尤其是压缩制浆,以保证森林资源。
  (二)全国造纸行业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取得了蓬勃发展。2009年纸浆产量已达6674万吨,以年均10.8%增长率增长,消费量达7980万吨,以年均11.3%的增长率增长。我国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纸及纸板产量以年均12.3%的增速发展,消费量以年均10.3%的增速发展,到2009年,纸及纸板产量已达8640万吨,消费量达8569万吨。2002-2007年,全国纸及纸板产量增速高于GDP增速,2008-2009年与GDP增速基本持平。
  十一五”期间,全国纸浆和废纸进口量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进口量明显高于出口量,尤其是废纸,出口量最大不超过0.05万吨,纸浆出口量最大不超过15万吨。但全国纸及纸板进口量逐年下降,出口量则不断增长,2007年后稍有回落。自2007年开始,我国纸及纸板出现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情况,已由成品纸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三)广东省造纸行业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省造纸行业取得了良好发展,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省原料极度缺乏,大量依靠国外进口或从外省采购,前期纸及纸板也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或外省采购,而近期产销逐渐趋于平衡;纸种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的纸产品较少;低定量、高强度的包装纸生产和销售较好,低档包装纸则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象;生活用纸尤其是高档生活用纸大量生产,并销往全国各地;文化用纸严重缺乏,大量依靠外省调进;特种纸严重缺乏。我省要尽快改变原料结构,通过大量技改,改变中低档纸较多的纸种结构的局面,以促进行业的长足发展。
  三、我省造纸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省造纸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外部环境等因素对我省造纸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省造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原料对外依存度高
  我省造纸企业90%以上都是采用废纸作为主要原材料,但我国废纸回收率较低,2007年全国废纸回收率37.9%,我省废纸大部分靠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纸浆原料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目前全球越来越重视废纸回用,废纸进口价格大幅度上涨,从国外进口废纸难度将加大。为了保障我省原材料的供应,我省应大力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适度发展造纸原料林基地,实现60%原料(含纸浆和废纸)由省内供应,根据广东省的资源情况,适当发展竹浆,同时加强废纸的收购和使用,提高废纸回收率和利用率。
  (二)纸种结构比较单一
  广东省纸及纸板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以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为主,而特种纸和文化用纸量和品种较少,而且我省造纸产品仍有大量中、低档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差异化不大,产品结构很不合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亟需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低定量、高强度、附加值高、多用途的纸及纸板。
  (三)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广东省造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薄弱,国外大型制浆造纸企业都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而我省研发能力较薄弱,尤其是对造纸机械的研究和开发较为欠缺,我省造纸设备或造纸关键部位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创新研发能力有待提高。企业应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逐步加大造纸行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推进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四)小企业大量存在
  广东省造纸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行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仍有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沿用60-70年代技术,设备和技术水平较差,这些小规模的造纸企业不仅在能耗、物耗方面要高于大企业,而且造成的污染较严重,对造纸行业的发展相当不利。为了顺应造纸行业的发展,企业应整合现有资源,进行资源重组,对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大的造纸企业通过整合改造更新换代,才能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五)纸制品行业存在恶性竞争
  由于纸制品业原材料价格透明,各地经销商采用低价策略进行恶性竞争,某些纸品加工厂甚至采取“短斤缺两”的现象,主要为短张、短尺寸,全省各地均有类似现象,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纸制品业恶性竞争激烈。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循环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适当进行结构调整,通过技改创新,充分发挥广东省造纸行业的优势,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打造造纸大省和强省。到2015年,使我省造纸工业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产品产量和品种基本满足我省的市场需要,原料和产品结构逐渐合理化,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造纸行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生产过程清洁化,保持造纸行业的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发展速度预测和产业规模方面:
  到2015年,预计我省纸及纸板产量年均增长率10%,达到2300万吨,造纸及纸制品业销售产值年均增长率13%,带动物流、林业、包装、印刷、机械、化工等上下游产业,产业链延伸产值共可达4900亿元。
  (二)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
  “十二五”期间,造纸企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行业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加强能效对标达标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节能指标等政策,严格执行《广东省制浆造纸行业主要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积极完成节能任务,大型先进的造纸企业应超额完成节能指标。到2015年,全省造纸行业纸及纸板企业综合能耗下降到400kgce/t,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省造纸企业还要切实执行2008年国家发布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尤其是要严格控制近年来强调的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到2015年,文化用纸生产企业的吨产品平均取水量降到15吨,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的吨产品平均取水量降到18吨/吨纸,大型先进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的吨产品平均取水量降到15吨,包装纸生产企业的吨产品平均取水量达到15吨,大型先进的包装纸生产企业的吨产品平均取水量要达到12吨/吨纸,化学制浆企业取水量要达到40吨/吨浆。我省造纸行业吨产品污染物排放量要小于《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吨产品污染物排放限额的80%,逐步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和谐的造纸环境。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举减量化优先的原则,贯彻林浆纸一体化,大力发展废纸制浆,健全废旧纸张、污泥的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立造纸行业循环产业链。在规划的造纸基地内,以高档纸产生的浆渣和高档纸生产车间排出的轻污染废水回收利用为核心,以造纸生产和用水为纽带,连接造纸行业与加工业,通过造纸加工企业进行耦合连接,形成造纸行业-高档纸生产-高档纸浆渣、高档纸生产车间排出的轻污染废水-回收利用、轻污染水处理回用系统-瓦楞原纸、中档纸品车间用水、废纸脱墨浆用水、化学浆的部分用水-造纸行业产品及用水的循环产业链。
  造纸企业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造提升旧的落后的设备,积极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大型先进的造纸企业积极改造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等先进设备,落实热电联产项目,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循环利用,能源回收再利用,逐步改造提升造纸行业。到2015年,造纸行业通过省、市级清洁生产企业要达到50家以上。产能10万吨以上的包装纸厂、5万吨以上的文化用纸企业、2万吨以上的生活用纸企业要主动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
  造纸行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积极淘汰落后的造纸产能。淘汰单条年产3.4万吨以下非木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1万吨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单条年产1万吨及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幅宽在1.76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120米/分以下的文化纸生产线、幅宽在2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80米/分以下的白纸板、箱纸板和瓦楞纸生产线、石灰法地池制浆设备,淘汰落后的二手制浆造纸设备。2011年全省将淘汰落后造纸产能51万吨。
  (三)技术进步及企业规模目标:
  到2015年,我省造纸行业年产100万吨以上企业达到4个,30万吨以上100万吨以下的企业达到15个,1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的企业达到30个,年产2万吨以上的生活用纸企业达到9个,造纸企业或企业的直接母公司上市数达到10个。此外,全省造纸行业要有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30个广东省著名商标,30个广东省名牌产品,3个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

第三章 发展的方向和产业规划布局


  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为原则,创新发展模式,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品牌,加强产业集群和纸业基地的发展,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把“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作为主要目标,实施清洁生产,使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我省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布局
  鼓励造纸及纸制品企业向周边省市或国家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广东大型企业在省外、国外设厂,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珠三角地区适度发展造纸行业,主要通过技改提升造纸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无污染、低耗能纸品。支持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全省造纸行业将重点建设三大基地。
  (一)东莞包装纸产业基地
  东莞基地以高档、环保包装纸为主,产能要达到1500万吨,并根据印刷业的需要适当生产文化印刷用纸和特种纸。
  (二)湛江林浆纸产业基地
  湛江基地以制浆为主,适当发展高档纸品和特种纸,成为我省最大的以制浆为主的制浆造纸基地,产能可达200万吨。
  (三)江门银洲湖纸业基地
  江门银洲湖纸业基地主要以高档文化纸、卫生纸、特种纸等附加值高的纸种为主,最终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配套制浆200万吨,其中,纸产品产量485万吨,纸板产量515万吨,分三个五年规划分期实施。到2015年,产能达到810万吨,纸业基地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突出体现“七个集中,三个一体化”,即“集中供热、供电、供冷、供水、治污、物流、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公用工程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