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多层次、多方位格局已经确立
从层次上看,已形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收入20亿元以上)为主要集散中心、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重要节点的批发市场格局。全市性综合型和区域性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整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方位上看,北京东、南、西、北方向均有分布,初步形成京西南、京东、京北三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聚集区。9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5个在五环路内、4个在五环外。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互为补充,总体格局稳定。
图1 九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图(略)
3、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水平和功能明显提升
9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合计建筑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批发市场基础设施、交易设施、冷链仓储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全部建成检测检疫中心、信息中心和安全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农产品主要品种的快速检测、价格和交易信息的及时发布。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蔬菜政府储备和轮换机制,保证了应急状态下的市场供应。
4、城市东南方向是外埠农产品进京的主要通道
北京农产品自给率较低,绝大多数品种依靠外地市场供给。从农产品进京主要通道流量看,通过京沪高速(东南方向)进京农产品占全市外埠进京农产品总量的四成以上(42.4%)。其它方向进京流量比重分别是:京开高速(京南)占15.3%;京哈高速(京东)占13.5%;京藏高速(京西北)占11.3%;京港澳高速(京西南)占10.2%;京承高速(京北)占7.3%。
图2 外埠农产品进京主要通道图(略)
5、多元化流通模式有效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
流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农超对接、农餐对接流通新模式,约占市场交易总量的20%左右;二是运销专业户流通模式;三是公司加农户流通模式。后两种流通模式都经过批发市场环节,目前约占市场交易总量的80%左右。
6、多样化的零售网络满足了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菜市场、生鲜连锁超市、网店等多样化的零售网络初步形成,既满足了普通居民的基本需求,也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后的差别化需求,为不同消费层次的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二)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自给率偏低,对外依存度较高。由于城市规模快速发展,同时我市农产品生产前端和零售末端组织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尤其是一家一户的零售摊商小规模分散进货,导致农产品物流配送比例较低,导致农产品批发市场难以远离中心城区,导致农产品批发市场层次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