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应急管理的忧患与防范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浮于表面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应急管理机制不尽合理。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机构的关系及职能划分需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职能与人员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加强。三是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差,组织演练少,基层预案还有空白。四是应急保障能力还有待提高。综合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数量少,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偏少,一些高技术应急装备的储备尚处空白。
“十二五”期间,我市人口和经济总体规模将持续上升,城市转型加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自然灾害、各类矛盾和城市特有的一些重特大突发事件隐患依然存在,新的致灾因素还可能不断出现,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绝对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可能进一步上升,应急体系建设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是在自然灾害方面,我市位于渭河强震带的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属于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同时,我市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暴雨洪涝及干旱危害呈上升趋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多发;受气候异常、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突发性降雨(雪)、局部地区长期干旱、强风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雾霾等极端气候现象可能频繁出现。有害生物对局部地区的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加重。二是在事故灾难方面,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工程、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事故仍未得到根本遏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频发,电网运行存在隐患,危化品、天然气等高危行业危险源增多,潜在隐患增大。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等生命线工程日趋复杂,水域污染形势严峻,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仍然较多,事故预防与处置难度增大。三是在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突发动物疫情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存在复发、多发的可能性,特别是本地重点控制传染病在多因素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局部流行趋势。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传入和传出的机率增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难度大、效率低,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会时有发生。四是在社会安全事件方面,社会转型期间,各类矛盾错综复杂,刑事犯罪案件总量在高位徘徊。群体性上访和非法集会等事件防控压力加大,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社会问题处置难度增大。涉外突发事件因素复杂且处理难度大。还有能源价格震荡和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都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