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气机械制造业
发展精密化程度高的电气机械制造业。发展电动机、控制及驱动微电机、高效节能动力设备、通讯电缆及光纤光缆和专用新型电源产品;发展调速离合器、高效变压器、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节能型机电产品;发展智能化低压电器、配电自动化系统、高压配电系统;发展电控内燃机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自动生产线和制造业信息化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多工位及精密压力成型设备制造、新型环保高压高技术含量的交联电缆和特种专用电缆及其延伸产品、高压绝缘材料及配件生产设备制造。
发展智能化程度高的电气机械制造业。发展集散型(DCS)控制系统及智能化现场仪表开发及制造、精密仪器开发及制造、安全生产及环保检测仪器设计制造设备;发展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智能化电工仪器仪表、试验机、专用仪器仪表业的电工电气行业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汽车仪器仪表和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教设备、光学仪器设备;发展新型医学影像系统、诊治医疗装备、制剂机械设备及质量检测设备;发展办公设备,重点发展以生产型复合机、新型中高速复合机为主体的,办公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数码办公设备;发展车载信息和网络系统、传感器及执行器件制造设备;扩大投影仪、摄像机、数码相机、复印机等数字化产品的生产规模。
发展市场前景好的电气机械制造业。发展水电气热公共能源计量仪表、先进控制系统和智能自动化仪表;发展材料试验机、频谱分析仪、数字万用表、钳形表、兆欧表制造;发展石英谐振力敏传感器、光电图像传感器、家电传感器、纳米传感器;发展爆炸、有毒、危险物品探测仪、射线监测仪、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仪器和系统;延伸发展仪器仪表制造业产业链上涉及的仪器仪表功能材料、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模具、芯片、系统集成服务产品等诸多环节的产品制造;发展光电直读光谱仪、红外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质谱仪、色-质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能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毫米波频谱分析仪、毫米波合成信号发生器、光纤熔接机、衍射仪、工业CT、大型动平衡试验机、大推力电动振动台、在线机械量自动检测系统、超高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大型金相显微镜等精密仪器仪表设备制造。
(三)新能源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发展以薄膜太阳能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制造。发展太阳能光伏设备、太阳能电池与组件、集成系统与设备、光伏应用,培育发展新型能源材料与先进储能技术关键设备、太阳能并网装置设备、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制造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薄膜太阳能关键设备。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环节,重点突破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制备技术、薄膜蒸镀工艺及设备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激光刻蚀设备制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封装、检测设备制造技术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工艺、设备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原料环节,重点突破透明导电玻璃制造技术、靶材制造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环节,重点突破低损耗逆变系统制造技术、大容量储电技术、光伏逆变器、控制器制造技术,特种气体及其他辅料。推进太阳能光伏生产线的本土产业化;发展核级直流电源、蓄电池、中低压开关、核级电缆、核电结构部件、中小铸锻件等核电设备;发展风电用齿轮箱、发电机、轴承、叶片、控制系统等风电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
发展新材料设备制造。发展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关键装备制造,发展衬底材料设备制造,推动芯片、外延片制备关键设备制造,自动焊晶机、焊线机等自动封装关键设备制造,自动化综合测试设备制造等,发展中高端LED应用产品和LED产业配套及设备,扶持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制和LED产业链上关键装备的研发;发展多晶硅和单晶硅材料、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激光材料、新型高端电池材料、轻质高强度金属材料生产设备;发展高性能膜、功能陶瓷、新型合金、工程塑料、新型金属、多层覆铜板、节能复合门窗、新型墙体、绝热隔音、建筑密封和涂料、LOW-E玻璃、SOLAR-E太阳能热反射环保夹层玻璃等新型功能材料、结构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生产设备。
发展重型化的新能源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数控成形机床、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四轴及以上联动数控机床、柔性加工生产线、大型压力机生产线、复合材料数控辅助铺放设备、柔性钣金成型设备制造;发展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刀具、磨具数控系统及交流伺服装置制造;发展硅压阻、硅电容、硅谐振压力/差压传感器、采用精密加工工艺的金属电容压力/差压传感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并能够接入无线网络的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制造;发展通用和专用大功率变速箱轴承、汽车交流发电机轴承、大型薄板冷热连乳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轴承等新型轴承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发展数控车床、数控折弯机、数控冲压设备、激光切割等数控设备;发展精密模具、镗铣机床和精密压力机、电子式低压电器安全生产新技术及设备制造、智能化计量及计量标准装置、精密在线测量仪器、数控注塑机、数控压铸机、工业用加工和检测设备、精密超精密及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自动生产线和制造业信息化设备制造。
发展高端化的新能源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半导体专用设备、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电子整机装联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设备、下一代互联网专用关键设备等专用电子设备;发展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精密多工位级进冲模、集成电路精密封装模具、电子元器件和精密接插件用精密模具、超高速精密冲压模具等专用装备配套基础零部件;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生物制药设备、医疗器械所需的精密、超精密模具;发展高档数控机床用大型精密轴承、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轴承,基础制造装备用大型铝镁合金压铸模具,重大装备用高速高精传动装置、高精密液压件密封件及系统,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液压控制系统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基础零部件制造。
发展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相关联的新能源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与我市优势支柱产业密切关联的五金、轻纺、食品加工设备制造。发展高档机织与针织服装、化学纤维和高仿真化纤面料、特种天然纤维、特种纺织品、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纤维、化纤和印染的清洁生产等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轻工造纸等的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发展自动包装机械设备、制鞋专用设备、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设备制造。
发展污水、垃圾、废气、噪声、粉尘处理等环保设备制造。发展高效洁净催化燃料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烟气脱硫专用设备、环保及安全生产控制及监测设备、在线污染物连续监测设备、清洁生产设备、蓄冷(热)技术设备、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有害气体净化设备、煤炭清洁燃烧设备、工业废弃物和污泥无害化设备。
(四)汽车制造业
发展电动车和专用特种车整车制造。重点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乘用车和客车、微型电动车、特种电动车生产,大力引进国内或者国外电动汽车整车厂,获得生产资质、取得生产论证、建立整车生产能力,整合东莞现有基础,建设中巴和轻型车生产厂,支持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项目获得国家核准和行业准入。支持建立产学研合作、粤港合作和国际合作并举的电动汽车创新开发体系,推进东莞电动汽车产业研发、生产、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基地。以专用特种汽车底盘和专用装置为突破口,推动发展运油车、消防车、冷藏车、工程车、混凝土搅拌车、医疗专用车、道路清障车等系列产品,以及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专用半挂车、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施工工程车、机场专用车等制造。做强、做大消防专用车系列,针对各类商业运输和特种行业要求,研究开发系列化、专业化的专用特种汽车产品。
发展汽车零配件制造。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系统及零部件、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结合我市现有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优势,重点发展车身/底盘电子装备、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控制、电子控制传动系统、ABS制动控制系统、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气分配和电子导航系统、车载局域网络、车用数字化仪表、车载娱乐设备音响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汽车电子零配件产品制造。利用我市比较完善的机械五金模具和塑料加工配套体系,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发展汽车专用模具、车用夹具、车用检具、车用轴承、车用电机、五金塑料件制造,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驱动系统配套件、转向系统配套件、悬挂系统配套件、制动系统配套件。发展汽车重要部件的精密锻造、多工位压力成型及铸造等。结合周边城市电动汽车产业的需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重点发展电动汽车关键材料和零配件生产。着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发展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动力蓄电池系统、电机及驱动、智能充电设备、电极、复合膜和双级板等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和制造。
发展汽车物流配送和贸易维修服务。依托虎门港港口园区优势,设立汽车及零部件专业物流园区,建设大型汽车滚装专用码头泊位,完善汽车物流配套设施,将我市建设成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汽车进出口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国外先进汽车销售模式,推进寮步汽车城销售基地的建设,提升汽车销售网络建设和售后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汽车维修和配套服务。
(五)船舶制造业
发展船舶制造。以发展10万吨以下船舶制造企业为主,重点发展大灵便船、灵便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特种船舶等船舶制造。培育发展游艇制造业。
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海洋工程作业船及大型模块、综合性一体化组块、海上钻井船、海洋工程拖船等高技术海洋装备及特色海洋工程辅助装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