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强化安全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
  完善监管网络,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安全监管机构与监管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要结合各地安全监管实际,加强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安监机构组织建设,构建由市安全监管局、县(市、区)安全监管局、镇(街道)安监所、村(居)安监巡查员组成的四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到位。各级政府要加大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保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五到位。要强化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和业务培训,使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安监部门人员的法律水平和专业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加快安全生产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机构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控信息交换,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规范内部行政执法制度,建立必要的简易执法程序和内部信息快速通道。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查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使用和执法案卷管理,实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规范性、高效性。继续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采取“传、帮、带”等形式,切实提高镇(街)委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办案的能力。
  深化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加强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是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综合优势,提高监管效率,加强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和安委会的统筹协调机制,规范程序,形成良好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要根据安全生产领域中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不断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和领域联合执法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扩大联合执法的参与面,发挥政府各有关部门、公检法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加快推进肇庆市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救援队伍社会性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应急资源共享、统一调度机制。强化情报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有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期、重点个案的监控,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完善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的衔接,建立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制度,推进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体系。
  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制订完善应急预案,针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车间、重点部位制订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对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企业,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要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各地要指定相关部门抓紧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队伍、专家、重大危险源及其处置技术、应急预案等信息数据库;有条件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企业要与专业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五)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狠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全面实行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力量配置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等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安全档案并抓好制度落实,强化安全管理。
  加强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企业要在年度财务预算中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比例,并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逐年递增。要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和应急建设费纳入项目概算,保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投入使用。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落实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和精细化安全管理,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安全培训考核。开展高危行业(领域)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突出农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事故防范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