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十一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和高危行业、领域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3项指标均大幅下降,分别由2005年的1928起、361人、2246人下降到2010年的1092起、250人、1180人,下降幅度分别为43.4%、30.7%、47.5%。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7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50.1%,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2010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1.57%、1.42%,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到250人以内,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3,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2.66,均没有突破省下达的控制指标,为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安全环境。
  2、安全生产法制体系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肇庆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肇庆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肇庆市注册安全主任工作日志制度》、《肇庆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考核办法(试行)》《肇庆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肇庆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制度》、《肇庆市安全监管局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等一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陆续出台或修订,安全生产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并形成工作长效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使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开展。市安全监管局成立了执法监察分局等执法监察机构,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协调。
  3、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
  “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一是市政府认真组织对县(市、区)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及市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人开展年度履职情况考核并在《西江日报》公布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科学分解各年度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对控制考核指标实施情况跟踪监控,根据控制考核指标进度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书》,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落实了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责任目标管理。三是在出台的《肇庆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中,把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列入县(市、区)、肇庆高新区党政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四是通过强制培训、标准化建设、深入督查检查等手段,有力强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日益强化。
  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执法警示”“打非治违”等活动,不断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和联合执法力度。“十一五”期间,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领域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1391家,排查事故隐患10198处,使用责令整改指令书、强制措施决定书等执法文书共计11488份,立案162宗,罚款共计350万元。
  5、安全生产“双基”建设逐步夯实。
  我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在机构、装备、人员、经费等方面有较大发展。2006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镇级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构筑了市、县、镇安全生产三级监管网络,并在四会市东城街道清东村、高要市禄步工业园等部分重点村(居)、工业园区试行安全员制度,实现安全监管队伍向村(居)延伸;加强基层执法体系建设,在市、县两级成立执法监察队伍的基础上,2009年,完成全市108个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委托行政执法工作。同时,积极组织选派全市各类安全监管人员近500人次参加国家、省的各类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基本实现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懂得管。
  6、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实现编制、机构、人员、经费“四到位”。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成立由80名各行业专家组成的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专家组。市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平台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因成绩突出,2009年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试点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广我市做法。在2010年4月召开的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试点现场会暨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郭锋市长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政府代表发言,介绍经验,得到了国家、省的充分肯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