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构建开放、透明、公平、有序的工程交易平台,加强对招标投标过程的监管。编制出台《安徽省房屋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标准)》、《安徽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业务管理“六统一”规定(试行)》等,促进相关工作环节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行为,切实加强标后监管。实行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四)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着力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逐步建立建设各方主体自觉履行工程质量责任、社会各方参与评价、政府有效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十一五”期间,通过推行标准化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关键岗位打卡制度、施工图审查、监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加大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提高了全省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涌现出一大批有较好社会影响的优质工程,安徽出版编辑大厦、合肥市徽州大道等11项工程获“鲁班奖”;姜塘湖蓄(行)洪区退水闸、芜湖市临江桥等265项工程获“黄山杯”(省优质工程),全面完成省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事故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建筑业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从2005年的4.7下降到2010年的1.33(“十一五”规划目标值为5以下),全省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安全事故,连续五年保持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五)建筑节能扎实推进,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安徽建筑业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安徽省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安徽省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等,率先在国内编制完成了地方标准《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编完成《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建成科学家园住宅小区可再生能源综合系统建设工程、合肥大剧院水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光伏电系统、安徽两淮豪生国际大酒店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等多项节能示范工程。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广泛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初步建立了节能技术体系框架。共发布32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13项标准图集、累计在施行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51项、标准设计图集54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得到应用,商品混凝土、高效钢筋、粗钢筋连接、新型模板与脚手架技术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末,省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施工执行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完成了建筑节能目标。
  “十一五”期间,勘察设计单位通过管理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等手段,激发了企业创作活力,全省勘察设计科技成果转让收入总额5亿多元,申报专利1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0项。获得国家级奖30余项、省部级奖500余项,参加编制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00余项。一批骨干设计院建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六)“徽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建筑行业文化建设空前繁荣
  “十一五”期间,成功举办建筑文化年活动,诞生了“徽匠”徽标和《安徽建筑业之歌》,在建筑行业宣传、推广和使用,“徽匠”徽标和《安徽建筑业之歌》正逐步深入人心,“徽匠”品牌逐步形成,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全国同行的关注,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塑造。连续举办四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全行业“学技术,树品牌”的氛围日趋浓厚,“徽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加快全省建筑业发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扩大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共产生了22名“徽匠状元”、44名“徽匠标兵”、66名“徽匠技术能手”。一系列的建筑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促进提高了建筑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建筑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而且大大增强了我省建筑企业的软实力。为塑造安徽建筑业的整体形象,做大做强安徽建筑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