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暨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
  鼓励高新区、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密切合作,布局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充分利用6·18平台开展项目成果和技术难题的双向推介,实现成果对接、技术转移、人才聚集。争取我省特色优势的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列入国家地方联合建设计划,扶持企业建立各种类型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加大专利技术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省科研项目。加强财税政策引导,完善激励自主创新政策体系,6·18成果转化资金等投入与企业纳税挂钩,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
  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生产要素、科技资源向园区和基地集中。继续推进各类创业园、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标准制定、信息发布、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支持发展科技情报、知识产权、技术评估、检验检测、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不断延伸产业链。鼓励有条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销售网络,实现规模化发展。
  三、拓展投资融资渠道
  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要逐年较大幅度提高,在“十二五”末力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省里给予适当配套。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扶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共同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筹集发展资金;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发展;支持国家高新园区内非上市公司进入代办股权转让系统。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及并购重组企业投融资的信贷支持,对发展前景、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提高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
  四、培育引进创新人才
  发挥高校、科研单位学科建设作用,大力培养我省紧缺的行业高端人才。鼓励优势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定向联合培养管理人才与高级技工。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行校企结合的高端人才培养方式,建立“海西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数据库”,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改革高校、科研院所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鼓励科技人员面向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成果推广。落实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实施优秀高技能人才奖励和紧缺人才培养政府购买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面向国内外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
  五、深化对外产业合作
  通过深化对外合作,尽快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省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鼓励省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在省外、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和跨国经营,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对台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承接台湾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LED、生物技术等产业转移,引进台湾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对台湾高科技企业来闽投资创业,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给予用地审批、土地流转、贷款融资、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闽台科研机构、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科研合作基地,开展联合攻关,并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台湾投资,推动共同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行业标准。
  六、创新政府管理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由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牵头,建立省直有关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督促检查有关政策的实施和规划编制的落实情况,及时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加强宏观指导,试行政府投资的科技项目公开招标制度。建立健全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各市(县、区)政府要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附件:1.“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十二大产业链
  2.福建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暨高技术产业重大项目表
  3.名词解释

  附件1
  “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十二大产业链

  1.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以扩大液晶显示模组和显示器生产规模为重点,优先引进五代以上液晶显示面板及上游关键零组件,在福州、厦门两地建设相当规模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在平潭、莆田等地建设重大液晶面板产业化项目
  2.计算机和网络产业链:延伸计算机终端产品升级、宽带接入与网络设备研发生产、物联网产业等三大产业链,壮大厦门戴尔、友达光电、捷联电子、万利达、星网锐捷、新大陆等骨干企业规模。
  3.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开发新型LED封装工艺,扩大上游蓝宝石衬底材料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三安光电、乾照光电、晶宇科技等企业的外延片、封装产业等LED中游产业。壮大光伏压延、导电玻璃等产业,引进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等配套零部件企业;推动钧石能源和阳光大地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下游产业发展。
  4.新一代通信产业链:开发TD-SCDMA长期演进技术(TD-LTE)和新一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核心技术,建设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点发展移动传输及覆盖设备升级、通信终端产品、对讲机“模转数”等三大产业。
  5.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链:拓展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壮大福州、厦门软件园产业规模,加快泉州软件园建设,推动福州、厦门、平潭8英寸及以上晶圆项目建设。
  6.物联网产业链:大力发展电子标签、传感产品、读写设备、GPS、视频监视等设备研发生产服务等,形成物联网产业集群,建设鼓楼、武夷山等物联网示范区,推动工业控制、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监控等行业建设物联网示范工程。
  7.生物制造产业链:开发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及产品,推进工业催化、生物改性、生物转化等酶产品产业化,发展高端生物保健食品、药品、饲料添加剂、生物基材料等产业。
  8.新医药产业链:重点发展新化学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三大产业。鼓励开展心脑血管、抗肿瘤、抗乙肝病毒、抗艾滋病等化学药的仿创结合和二次开发;优先发展用于治疗肿瘤、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中成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推进预防、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产业化,发展快速、自动化的临床检验分析、监护仪器设备。
  9.高效节能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型电机、变压器、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节能装备;提升建筑节能门窗、玻璃、铝合金隔热型材性能,大力发展加气混凝土和复合保温砌块、轻质复合保温板材、防火阻然隔热涂料等节能墙体材料。
  10.先进环保产业链:重点培育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和设备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链;鼓励发展废水脱氮除磷、治理回用、臭氧-活性炭水处理、紫外C消毒、油水分离器等水污染防治产业链;推动新型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努力打造闽西大气污染防治、福州和厦门水污染处理、泉州和莆田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11.钨系硬质合金产业链:开发超细钨酸分离、纳米级碳化钨生产技术、高性能钨系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工艺,实现水溶法制备钨钴复合粉产业化,延伸发展钨系凿岩钻齿、模具、耐磨零件、轴承以及特殊用途的高性能刀具等产业链,以金鑫钨业、华锐硬质合金等为龙头,壮大龙岩硬质合金产业园产业规模。
  12.稀土材料产业链:打造稀土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加工、稀土应用产品到贸易较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发挥龙岩、三明稀土矿产资源优势,建设稀土永磁材料精深加工、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功能助剂、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产业化等项目,加快推进龙岩(长汀)稀土工业园建设。

  附件2
  福建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
  产业暨高技术产业重大项目表

  总项目数:72,总投资:1095.73亿元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年限

总投资

项目建设内容

1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和产业化

2011-2013

1228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和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分部,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军转民基地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新一代物联网、汽车电子生产线等。

2

高清显示屏和触摸屏产业化

2010-2012

13000

福建广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用高清液晶屏和触摸屏先进技术,实现LED/LCD屏产业化。项目新建厂房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产品研发中心、LED高清显示器、触摸工控电脑生产线等。

3

物联网识读SOC的研发及产业化

2010-2015

12500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物联网核心器件条码芯片,用于替代由高端CPU、SDRAM、FLASH等嵌入式核心系统器件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主要部件。

4

彩色滤光片(G5)产业化

2012-2013

200000

台湾光电企业采用先进的彩色滤光片生产技术,形成年产108万片彩色滤光片(与G5配套)的生产能力。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2亿元。

5

大中尺寸液晶模组及彩电生产线

2009-2015

260000

厦门乐捷公司扩建20条大中尺寸液晶模组生产线,2015年达到30条大尺寸液晶模组生产线;扩建200万台液晶电视机的产能,2015年将达到400万台/年的生产能力。该项目正在建设,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50亿元。

6

TFT-LCD面板(G5、G6)生产线

2010-2015

3000000

引进两条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一条6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形成年加工玻璃基板360万片的生产能力。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213亿元。

7

LED用半导体引线框架产业化

2010-2014

65000

台湾光电企业形成年产LED用半导体引线框架91.2亿枚生产能力。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4亿元。

8

新一代电子政务应用平台

2010-2012

15000

榕基软件公司采用SOA/J2EE/XML等技术,面向电子政务的协同办公、门户网站、数字档案、行政审批、阳光权力、应急指挥、资源整合等应用领域,开发新一代、一体化电子政务软件产品。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

9

TFT、LCD、G7.5电子产业化生产

2011-2015

2800000

台湾宏利国际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台湾先进的电子技术,生产各类TFT、LCD、G7.5产品,预计用地面积2000亩,建设现代化厂房、办公楼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生产TFT、LCD、G7.5产品1万亿片生产能力。

10

LED外延片生产

2011-2013

200000

台湾视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万邦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利用台湾先进的电子技术,生产LED芯片及封装产品,在华济经济开发区LED产业园征地面积300亩,主要建设现代化厂房、办公楼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11

烟草工业信息化系统

2009-2013

11500

采用信息化集成技术,建设原料管理系统、辅料管理系统、卷烟销售管理系统、备品备件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为烟草工业企业核心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1亿元。

12

个人移动信息终端SOC芯片研发与应用

2009-2012

19630

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SOC核心处理芯片以及提供整体软件解决方案,提升整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2亿元。

13

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

2010-2013

100000

将推出手机动漫、网络动漫、IPTV动漫和动漫图铃等业务。为动漫产业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一点接入、一号通行、合帐收费”,建设一个云端的中央动漫库,一个技术先进的动漫运营平台。项目正在建设中。

14

新型信息终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2011-2013

80000

自主研发、制造、销售采用ARM和X86两种不同架构的三网融合新型信息终端产品包括多媒体平板电脑,机顶盒,三网融合新型终端等产品。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形成年产350万台平板电脑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将达50亿元。

15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终端与核心器件的研制

2010-2015

15000

研制生产“北斗二代”关键器件,包括天线、射频模块及基带ASIC,并在此基础上,研制生产各类“北斗二代”军民应用终端。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

16

大中尺寸模组产业化

2012-2015

75000

友达光电公司将建设12条大中尺寸模组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95亿元。

17

平板彩电产业化

2010-2015

200000

冠捷科技公司采用最新技术,至2015年建成年产1200万台彩电生产线。

18

彩电产业化

2012-2015

70000

景致光电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建设生产线,分两期建设,形成2012年年产200万台,2015年年产400万台的生产能力。

19

DELL计算机组装产业化

2012-2015

580000

扩建计算机组装生产线,新增计算机生产能力200万台/年。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95亿元。

20

6英寸/8英寸IC制造、封装、测试生产线

2011-2013

570000

协力(平潭)科技有限公司规划用地1300亩,建设6英寸、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生产线,形成6英寸月产能60000片(0.35~2.5微米)、8英寸月产能60000片(0.18~0.25微米)。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21

8英寸IC生产线

2010-2015

300000

福顺微电子公司在原有4英寸及6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各一条的基础上,扩建一条0.5um/1万片/月的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两条8英寸IC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

22

免疫诊断试剂南屿医药产业基地

2011-2013

16996

建设3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和符合规范要求的GMP洁净车间;新增部分科研和实验用设备及软件,建设免疫诊断自动化仪器生产线。项目完成后,可形成年产试剂2000万人份及配套仪器2000台的生产能力。

23

生物产业园与高科技农业生态园(一期)

2010-2013

36000

上海杰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现代生物、酶工程技术,实现动物血液、大豆豆粕、啤酒酵母等下脚料变废为宝。项目新建厂房共计60000平方米,新增设备500套,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干燥塔、仓库、行政楼。

24

无患子原料药材基地综合开发(一期)

2010-2015

22000

新建厂房7000平方米,新增中药萃取、合成等主要仪器设备生产线(套),研发中心、息喘丸先进生产线等。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息喘丸颗粒6000万瓶的生产能力。

25

人造血浆原料药材爱玉基地综合开发(一期)

2011-2015

11000

新建厂房7000平方米,新增季铵盐型阳离子制备设备等主要仪器设备生产线(1套),主要建设产品研发中心、羟乙基定粉先进生产线等。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人造血浆原材料羟乙基定粉1000吨的生产能力。

26

南方制药医药生产基地建设

2010-2015

20000

采取手性有机合成及提取纯化等技术,实现抗肿瘤原料药产业化生产。新建厂房7000平方米,新增高精密度反应釜等主要仪器设备130套,建设一幢GMP综合大楼及8条原料药生产线。

27

雷公藤生物循环产业化

2010-2013

12000

集雷公藤种植,深加工,提取等技术,实现雷公藤循环产业化生产,项目新建扩建雷公藤种植基地10000亩,新建雷公藤生物农药厂、雷公藤生物有机肥料厂等。

28

生物科技园建设

2010-2012

62000

台湾天擎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中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先进提取技术,提取金线莲RNA、总黄酮等,实现产业化。建设生物制品质量检测中心及生物植物技术中心、原料药生产区、食品饮料加工区和金线莲栽植生产基地2000亩。

29

化妆品用基础油产业化

2010-2012

10049

上海交大专利,利用高分子膜分离技术,采用国内首创的全程低温加工新工艺,促进油茶资源合理利用。项目新建厂房13775.01平方米,新建年产2000吨的化妆品用基础油生产线1条,形成年产清洁剂2万吨的生产能力。

30

10种治疗性重组蛋白质药物研发及产业化

2009-2012

21750

建设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生产基地7000平方米,研究开发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并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工作,产业化后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

31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及宫颈癌疫苗一类生物制品产业化

2010-2015

27000

开展宫颈癌疫苗Ⅰ、Ⅱ、Ⅲ期临床研究研究,预计戊肝疫苗2012年上市,2015年前投资1.2亿元建设一条年产1000万支规模的GMP生产线。

32

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制剂产能扩大

2011-2015

15000

新建GMP厂房面积4.5万平方米,形成年产片剂3亿片,胶囊2亿粒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实现产值20亿元。

33

烧结钕铁硼产业化

2010-2015

56598

采取低氧干法技术,推动真空甩带、氢破碎、气流破碎、取向压制、真空烧结等工艺技术的应用,实现钕铁硼的产业化生产。项目新建厂房15000平方米,新增熔炼炉、烧结炉等主要设备40台,主要建设3000吨钕铁硼生产线。

34

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研发及产业化

2010-2013

50000

采取自主研发技术,实现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产业化生产。项目新建厂房5700平方米,新增晶体生长、加工、检测设备280台(套),形成年产200万毫米(折合2英寸)的产能,主要建设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研发和检测中心。

35

玉米纤维-无纺布生产线

2011-2013

50000

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玉米纤维新型无纺布的产业化生产。项目新建厂房50000平方米,新增新型无纺布生产设备10套,主要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厂房、化验室。建成投产后,形成年产10万吨无纺布的生产能力。

36

超细氮化硅制粉及制品产业化

2010-2013

36000

采用控温活化燃烧合成Si3N4陶瓷新技术,实现超细氮化硅制粉及制品产业化生产。项目新建厂房36672平方米,新增氮化电炉等仪器设备100台(套),建设年产200吨氮化硅超细粉体生产线;年产150万套氮化硅轴承生产线;年产6万套氮化硅及石英坩埚等制品生产线。

37

纺织复合材料产业化

2009-2012

45000

永安大帝公司规划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设年产10万吨聚氨酯树脂,5000万米纺织复合材料生产线。

38

榕兴粉煤灰纤维纸浆产业化

2008-2014

60000

规划用地8.8万平方米,建设厂房、生产线和相关配套设施,生产超细纤维配抄特种纸浆,建成后形成年产特种纸浆30万吨的生产能力。达产后年产值10.8亿元人民币。

39

竹纤维系列产品产业化

2010-2014

120000

利用国内丰富的速生且可再生的竹资源为基本原料,采用独家研制的特殊植物溶济配方,制备高品质竹浆粕产品。项目占地500亩,建设年产10万吨用于制作二醋片的竹纤维素生产线。

40

环卫专用车辆和环卫装备扩建

2011-2013

23208

采取高分子膜过滤和全电驱动等技术,实现路面保洁专用车辆、垃圾收运专用车辆、垃圾中转设备等产业化生产。项目新建厂房57510平方米,新增激光切割机等主要仪器设备58台(套),建设涂装车间、焊装车间等。

41

淤泥综合利用

2009-2012

38600

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建设河道淤泥制砖生产线。

42

石材碎屑综合利用

2009-2012

13600

采用国内外先进专利技术,建设石材碎屑生产石英石板材60万平方米生产线6条,实现产值2.7亿元。

43

球状活性炭产业化

2009-2012

11900

建设“三剩物”生产球状活性炭生产线,年生产规模5000吨,年销售收入1.8亿元,利润2250万元。

44

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产业化

2011-2013

28000

晋江汇森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包括研发中心、质检中心、生产车间、仓库、生活区等,引进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SAP)生产线3条。

45

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2010-2015

200000

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采用当前先进设备生产线及工艺技术,生产电池片及其组件。新建厂房、办公楼及配套设施共计22.5万平方米,引进设备包括制绒机、清洗机、PECVD、扩散炉等。建设年产500MW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线。

46

太阳能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化

2010-2015

40000

南安市三晶阳光电力有限公司采用拉晶技术、切片技术等,实现年产120MW太阳能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产品生产线安装,项目占地20亩,新建厂房21054平方米,新增生产设备231台,项目达产后,产值可达14.4亿元。

47

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化

2011-2016

150000

福安市振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新建厂房16万平方米,试验检测中心1.2万平方米,新增专用仪器设备600多台(套)及5条专用生产线。

48

单晶硅棒和单晶硅切片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化

2011-2012

23600

福建巨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房2.48万平方米,新增单晶硅炉、线切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主要仪器设备180台(套),主要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单晶硅棒、切片、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500吨单晶硅棒、2500万片单晶硅切片、75MW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

49

钒钛黑瓷太阳能集热板

2010-2012

120000

万利(中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陶瓷为基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城乡太阳能屋顶提供热水系统和取暖、吸收式空调以及苦咸水、海水淡化、水产养殖调温,大沙漠发电。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黑瓷太阳能集热板360万平方米。

50

生物质能发电

2011-2012

30081

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厂房1.02万平方米,新增高温超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高压流化风机等主要仪器设备12台(套),装机1×30MW,建成达产后,年发电量1.65亿千瓦时。

51

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化

2008-2013

70000

福建省懋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建设年产2000吨5.5N-6N太阳能多晶硅项目。

52

生物柴油产业化

2009-2015

28000

福建建宁源华公司种植生物能源树种无患子30万亩,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实现年生产生物柴油5万吨。

53

生物质能发电

2009-2012

36000

福建清流凯迪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将营造生物能源林7万亩,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建设装机2*12兆瓦生物质发电生产线。

54

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

2010-2015

20000

晋江金保利公司将100亿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充到1GW。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00亿元。

55

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产业化

2010-2015

20000

泉州铂阳科技公司将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设备生产产能达到2GW。该项目正在建设,预计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4亿元。

56

新能源汽车节能空调产业化

2011-2013

26300

龙岩志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引进安徽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年产30万台套商用汽车节能空调器。今年内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57

晶蓝光电产业化

2009-2012

107914

规划总用地规模250亩。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以上。

58

多元复合柴油、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

2010-2012

22968

采用清洁水微乳化等技术,两个新产品实现产业化。项目新建厂房8000平方米,新增微乳化反应釜等主要仪器设备120台(套),主要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多元复合柴油、车用甲醇汽油示范生产线等。

59

中重卡车产业化

2010-2012

100000

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龙岩分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一期建设1条年产1万辆重型载货汽车生产线,二期扩建至年产5万辆重型载货汽车规模。现已完成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开始试生产。

60

挖掘机技术改造项目

2010-2013

73000

厦工集团将新建挖掘机整机涂装车间、挖掘机调试返修间、产品出厂试验场,扩建挖掘机结构车间、挖掘机装配车间等,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完成后挖掘机年生产能力将提高到1.2万台。

61

挖掘机配套件产业化

2010-2012

26000

龙岩市华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厂房5.7万平方米,年产驱动轮5万个、油缸1万只。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订购。

62

环保设备产业化

2009-2012

22000

总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新型环保设备生产线,年产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袋除尘器、脱硫设备等环保产品6万台套。已完成主体厂房、附属设施建设及部分设备安装。

63

轻工产品产业化

2009-2013

53000

福建省金鸡园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1050万件的服装、鞋、帽,1500套的纺织机械,4500万件卫生用品,900套的针织机械等生产线。已完成土地平整,建设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部分设备安装。

64

新型路面机械生产基地一期

2010-2012

50000

规划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设年产履带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500台生产线。预计今年底厂房主体开工建设。

65

特大型铸造机械加工产业化

2009-2012

35000

福建省大田华伦特重工有限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年产4万吨大型铸件生产线。

66

汽车减速配套件产业化

2010-2012

23000

福建永定恒鑫重工零部件有限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厂房4万平方米,生产汽车减速器总成、刹车毂、轮毂总成和车桥总成等。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订购。

67

镁合金汽车轮毂产业化

2009-2012

45413

上杭华宏镁业有限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建设6条镁合金汽车轮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年产100万件镁合金汽车轮毂。已完成2幢办公楼及2幢车间厂房建设,设备完成安装调试。

68

数控机电一体化机床产业化

2009-2012

20100

漳平伍洋规划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数控程序生产线、精密铸造加工中心、研发中心,年产数控机床2000台套。已完成2号厂房、综合楼、加工中心及附属设施建设。

69

高铁专用滑动层片材产业化

2010-2013

28800

福建省长汀中意高速铁路材料有限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建设2条生产线,年产高速铁路专用宽幅滑动层片材7200吨。项目已完成厂房及1条高铁专用滑动生产线建设。

70

机动力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供油泵产业化

2010-2012

20000

规划总建筑面积2.91万平方米,建设5栋厂房及产品研发检测中心等。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建成,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71

海水淡化制盐

2011-2015

50000

泉港山腰盐场采用先进技术,依托南埔电厂冷却水,采用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整理-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建设淡化水厂,提高原盐产量,生产溴素、氯化钾、氯化镁等,项目建成达产后,形成4万吨/年盐的生产能力。

72

二十二碳六烯酸及花生四烯酸产业化

2011-2013

20000

采取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分离纯化等技术,推动微藻、微生物高密度异养发酵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技术的应用,实现DHA和ARA的产业化生产,形成年产400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300吨花生四烯酸(ARA)的生产能力。项目主要新建厂房和附属建筑15000平方米,新增发酵罐等主要设备和仪器100台(套),建设DHA和ARA规模化生产线等。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