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大做强信息产业
抓住国家组织实施三网融合、新一代网络、北斗导航卫星应用等重大工程的机遇,突出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特点,强化集成创新,大力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加工组装为主向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一体化转化,在做大产业规模同时,促进产业向高端、融合应用方向发展。
(一)软件和集成电路:加快海量数据处理软件、云计算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的开发,重点支持面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支持软件出口及服务外包。大力扶持福州、厦门、泉州软件园建设,重点发展大尺寸芯片、集成电路陶瓷封装、大功率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发展高性能专用芯片设计技术,重点支持个人移动信息终端SOC核心处理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数字对讲机SOC芯片、物联网感知与信息识别芯片、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终端芯片、高可靠性的汽车或工业控制SOC芯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芯片等研发和产业化。继续扶持福州、厦门等地IC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新型显示器件:围绕重点整机需求,开展影响大功率LED产品性能的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芯片的光提取效率、降低器件热阻、提高器件寿命、优化控制与驱动电路等,促进高功率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发展。大力发展高世代TFT-LCD、OLED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以及平板显示用偏光片、彩色滤光片、触摸屏、背光零组件材料、ITO导电玻璃与电极材料、介质材料、荧光材料和OLED发光材料等关键材料。扶持E-paper、激光电视、三维显示电视、场发射显示器和微型投影仪等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新一代网络和计算机:大力实施宽带战略,强化新一代网络技术开发,积极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便携式电脑一体化产品;支持基于三网融合的各种新型升级换代数字产品和个性化网络产品。发展适合云计算的设备,支持云计算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高速城域网、信息安全、IT运维、无线自由组网等各类网络产品的研发应用。重点推进计算机设备、先进支付设备、网络产品、高性能路由器、网络融合和互通设备、软交换设备、无线宽带接入设备和配套产品生产。加快形成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及其配套产品产业链。
(四)高端通信设备:推动3G增强型技术的研发和相关产品的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4G、宽带无线接入等后续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移动通讯关键配件及元器件,各种基站和直放站,微波通信直放站核心模块,射频无线电通信设备,移动通信功率放大器,密集型波分复用器,可视电话,卫星通信配套设备,导航定位系统设备等产品;推动对讲机“模转数”工程;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系列应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广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
(五)物联网:重点发展物联网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四大核心产业,培育形成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传输网络等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大力支持智能识读机、智能卡、传感器、核心芯片、视频监控等物联网的关键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支持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智能系统建设。加大应用研发,推进物联网示范,继续推动鼓楼、武夷山、龙岩等物联网示范区和平潭“智慧岛”建设,促进物联网在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教育培训、工业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监测、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与普及。
(六)数字视听:重点研发数字电视产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显示模组、嵌入式控制软件、专用软件、基于我国自主标准的AVS/DMBT/三网融合的数字视听前端和终端产品制造技术,推动高清数字电视,激光视盘机,卫星接收机与数字电视机机顶盒,新型平板电视机,数码影像设备等多媒体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
二、发展壮大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发挥我省在基因重组工程蛋白质药物、体外诊断试剂、抗艾滋病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领域优势,大力促进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新型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和现代中药研发和产业化。
(一)生物医药:加快在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的开发,重点发展活性蛋白、人源化治疗抗体、戊肝疫苗、宫颈癌疫苗、尖锐湿疣疫苗、PEG(聚二乙醇)化重组蛋白质系列药物等一类新药以及新型生物制品的剂型制备技术等;支持发展高端生物保健食品。
(二)新化学药:推进化学创新药的研发,支持心脑血管、抗肿瘤、抗乙肝病毒、抗艾滋病等药品产业化;支持新型抗癌光敏剂、强效免疫抑制剂等一批创新化学药物研制;加快传统原料药及普药骨干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支持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7-ACA为母核的下游产品以及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泰诺福韦酯形成生产规模。
(三)中药及天然药物:加快发展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药复方药物及中药创新药;支持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分离、纯化、合成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重点支持多烯紫杉醇、雷公藤甲素研发及产业化;支持红豆杉、雷公藤、太子参、巴戟天、厚朴、泽泻、草珊瑚等道地中药材基地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并开展有效药用成分的提取和深加工;加快中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研发,优先发展用于治疗肿瘤、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中成药。
(四)医疗器械:推进医学、信息、材料等领域的最新产业技术的交叉融合,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快速开发能力;重点发展快速、自动化的临床检验分析仪器设备、监护仪器设备;支持免疫组化、分子诊断等体外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壮大;支持利用磁感应(介导)技术治疗肿瘤、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轨道式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等新型医疗器械设备的开发应用;建设全球性助听器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发展利用新材料的骨科内固定产业,积极推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五)生物制造:大力推进工业催化、生物改性、生物转化等酶产品产业化,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重点推广发酵工程、微生物分子育种和人工定向进化、代谢工程等技术应用研究,提高微生物制造技术水平。支持以农林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发展生物材料、采用微生物发酵合成法制备生物基单体化工原料和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的技术研发和运用;支持开发利用我省生物质资源生产纤维素新材料、新产品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推进高值化利用。
(六)生物农业:围绕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支持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开展培育、选育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动植物优良品种;开展优质种苗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生物饲料、有机复合肥、兽用渔用疫苗等产品。支持杀虫、防病、促生的新型高效多功能生物药肥、农药、杀菌剂、防菌剂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利用生物技术推进特色农林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
三、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
立足我省现有光电材料、催化及光催化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稀土材料等技术优势和综合实力,大力发展复合纳米、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提升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特种材料的发展水平。
(一)光电材料:围绕做大做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晶体等光电材料,发展闪烁晶体、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蓝、绿光晶体组件和新型人工晶体等特殊高端产品;通过系统集成创新,推进激光器整机系统建设和应用步伐;着力发展电子级单晶硅产业,带动晶圆等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以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及芯片产业化为先导,加快蓝宝石衬底、稀土荧光粉、超高亮度LED外延片和芯片等上游项目建设。发展激光显示中的核心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和加工关键技术。
(二)改性高分子材料:紧紧抓住市场对特种功能性材料的需求,发展建筑与交通防火涂层材料,工业阻燃涂层材料,聚氨醇等鞋材用粘胶剂,服装皮革涂层材料,汽车、船舶用抗冲耐刮、耐腐蚀等功能性涂层材料。发展埋地钢塑复合缠绕管和大口径波纹管、高温阻燃增强PET节能灯专用料、PVC无铅化管材以及高抗冲、高耐磨、静音等功能型塑料管材;高性能复合聚脂纤维材料,高吸油率、超吸水保水、车辆轻量化等复合材料;开发稀土无机粉体改性塑料及其产业。
(三)化工轻纺新材料:加快推动特种用途的化工纺织新材料的发展;推动竹纤维等纤维素纤维、新型差别化纤维或功能化纤维在面料中的应用,着力发展远红外、抗紫外、抗静电、相变等新型功能性纺织面料;扶持活性炭产业发展,积极扩大竹炭纤维,竹炭催化、竹炭净化、竹炭保健、车用活性炭等产品的生产。
(四)稀土材料:推广稀土开采新工艺,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发展稀土金属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突破稀土掺杂物形态、绿色合成方法及其制备工艺的稀土速凝铸片工艺。发展稀土功能性材料,包括稀土磁性材料及稀土电机、稀土储氢材料及应用产品、稀土荧光粉及照明器件、稀土功能助剂、稀土转换膜、超大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等。
(五)催化及光催化材料:推进煤化工、化肥催化、环保催化领域中新型、高效、节能、低污染催化材料的发展;突破实用化光催化复合技术,发展室内空气净化、水体净化、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光催化材料和相关设备。
(六)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真空挤压钨钢棒材、钨钢数控刀具、硬质合金螺旋刀片、数控刀具、超细碳化钨粉、超细晶粒硬质合金、高速工具钢及超硬负荷材料等,积极推进硬质合金产业园等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硬质合金产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
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依托太阳能光伏的产业基础和风能、生物质能的资源优势,强化项目引进,完善产业链,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着力发展核能及相关配套产业,积极推进风电规模化,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
(一)太阳能:以持续提高转化效率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为目标,重点发展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聚光太阳能电池和多结砷化镓电池,完善晶硅铸锭、硅片切割、薄膜材料、电池组件、光伏发电产品、特种导电玻璃、辅助材料及装备、工程设计施工与应用产业链。重点开发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LED一体化、空气集热器及太阳灶等相关产品和技术。重点支持开发或引进大容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