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广泛经常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开展的“四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项目展演活动,推进社区体育工作,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将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社区开展健身活动要以健身、娱乐为目的,坚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小型多样、业余自愿、科学文明的原则,可把集中活动和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月月有活动,一个季度突出一个重点,做到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和趣味化,使经常参加活动人数逐年增加。指导街道、社区在每年8月8日前后,借“全民健身日”,掀起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结合本地区情况开展社区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为社区居民进行体质测定、体育健身知识咨询等“体育进社区”集中活动。
每2年各街道办事处要举行1次由各单位参加的8个项目以上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年举办6次以上的单项体育竞赛。配合双休日、节假日,各社区要开展秧歌、健身操(舞)、太极拳(剑)、抖空竹、木兰拳(扇)、无极健身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推广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区属以上的企事业、机关单位要经常开展广播操等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参加人数不少于本单位职工总数的60%。
(六)抓好社区体育经费投入
各市结合《全民健身条例》,把社区体育经费要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政府要确保基本活动经费。同时各社区要广泛宣传社区体育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赞助社区体育活动,坚持体育经费投入多元化、社会化模式。
(七)加大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
要采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等传媒方式和手段宣传全民健身“进社区”活动,要加大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办好社区体育专题节目,及时宣传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先进事迹加以鼓励和宣扬,为全民健身“进社区”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一个有利于社区体育发展的大气候,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全民健身“进社区”活动,积极参与进来,接受社区体育服务。
从2011年开始,省体育局网站将在群众体育栏目中增设“社区体育”专栏,采取多种形式推介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详细介绍我省社区体育现状,探索我省社区体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详尽报道各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使之成为洞悉我省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窗口和社区体育工作者互相沟通的桥梁,各地要踊跃参与,宣传好本地社区体育工作。
(八)继续开展争创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工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