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完善“扁平化”实战指挥体系,形成城市应急中心、实战调度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和治安防控中枢“四位一体”格局,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责任单位:市应急办、市公安局)
(五)实施信息网络综合管理工程
56、强化网络舆情引导和实时监测,加强网监、网宣队伍及网络阵地建设。成立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立虚拟社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注重自律、社会共同监督的互联网综合管理格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
57、推进网络实名制、手机实名制、网络互动环节实名制,建立虚拟人口、虚拟社区等基础信息数据库,2011年底前全市基础数据入库存储率和查询应用准确率达95%。建立网络媒体自律公约,落实电信运营企业、用户的法律责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统计局、市文广新局)
58、加强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为积极稳妥处置突发事件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外办、市台办)
59、全面提升政法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2011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网上协同办案机制,2012年建成政法机关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青奥会前,以电子政务网为基础,建成功能齐全、互联互通、覆盖延伸社区(村)的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大平台”。(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
(六)实施法治城市创建工程
60、完善地方立法和决策机制,加快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深化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
61、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工程,深化法治区县、法治街道(镇)、民主法治村(社区)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年度实事承办部门、各区县)
62、加快推进基层法院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基层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2015年底前完成“两庭”、“两房”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各区县)
63、健全以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民主决策制度,落实基层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责任单位:市纪委、市民政局、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政府国资委)
64、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法律“六进”活动覆盖面达80%以上。(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三、建立健全“五项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