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提升产品质量的意见


  (二)深入推进“两大战略”

  1.深入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加强宏观质量管理,结合实施省、市政府质量奖,广泛开展“质量强(兴)市”、“质量兴业”、“质量安全示范区”等活动。完善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建立以产品质量合格率为主要内容的产品质量指标统计体系。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加强品牌保护和宣传,形成品牌效应。到2015年,全省开展“质量强(兴)市”活动的市(县、区)达100%,驰名商标达200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60个,地理标志商标达100件,福建名牌产品达1800个,福建省著名商标达3000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达50家。

  2.深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创建海西标准化综合实验区,健全具有福建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重点企业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着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制定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十二五”期间,成立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个以上;高标准建设18个标准化示范园区,力争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制修订地方标准500项,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

  (三)加快构建“四大体系”

  1.加快构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强化我省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区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高标准建设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产品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检测重点实验室。引导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组建技术联盟。建立统一的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评价制度,在重点领域逐步实现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加快建设经济发展急需的计量检定(校准)项目,健全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和管理制度,对煤、油、水、电、气等主要能源及能耗计量数据进行科学采集、综合分析、有效应用,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到2015年,争取建立国家级产品质检中心30个,省级产品质检中心达50个以上,覆盖公共安全、节能减排以及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2.加快构建质量安全动态监管体系。完善各级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安全工作机制。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加大对重要工业品(含加工食品)、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力度,继续抓好“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机制,落实质量安全追溯、召回、区域监管、约谈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降低事故发生率。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