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我市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同相对滞后的场馆设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完善我市的体育设施,不断增强省会人民体质,提高省会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省会城市的品位。
1.高标准抓好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管理和开发工作。该项目于2008年5月经市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现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已经批准的的统一规划,认真组织好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监管、使用管理和市场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大力加强大型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及健身需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在市区适当位置规划选址新建郑州市民健身体育中心、郑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等群众性体育健身场馆。
3.认真抓好区域性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在“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新建城区的群众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抓好已建社区群众体育设施的维护使用,逐步提高居住区级和小区级体育场地设施占地面积,尽快达到国家规定定额716.8-1084平方米/千人。市内各区要规划建设1个1-1.5万座体育场,1个0.2-0.4万座体育馆,2个游泳池。同时各县(市、区)要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到2015年,都建有标准田径场、灯光球场、游泳池和训练房等体育场馆,有条件的县(市)建有多功能、综合性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市内各区要建有区属体育场馆。逐步实现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五、保障条件
(一)正确认识体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胡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解放思想中开拓体育事业发展新路子,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创造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辉煌,在改革创新、夯实基础上推进体育事业的新发展。
(二)紧紧围绕中心,狠抓体育工作落实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全面增强全市人民体质,提高全市人民整体素质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体育事业的基础,全面提高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