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2011年54项重点工作上半年进展情况通报的通知

  3. 为农服务工程。新增100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新建300个为农服务社(中心),改造升级700个为农服务社(中心)。执行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运输符合规定的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责任部门:省交通运输厅、农委、供销社)
  乡镇开通镇村公交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新建215个为农服务社(中心),改造升级356个为农服务社(中心)。累计减免运输符合规定的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1.8亿元。
  4. 农村文化工程。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刊70万册、送戏2800场、送电影11.8万场。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50万户,农村入户率超过77%。更新5000家农家书屋出版物,试点建设1000家数字农家书屋。(责任部门:省文化厅、广电局、新闻出版局)
  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刊完成采购招标工作。向经济薄弱地区送戏1425场、送电影6.88万场。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2.1万户。更新2500家农家书屋出版物,基本建成农家书屋数字化阅读平台数据库。
  5. 农村环境工程。疏浚县乡河道土方2亿立方米、村庄河塘土方1.5亿立方米。新建农村户用沼气工程5万处、大中型沼气工程50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5处。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80万座。建成200个省级环境整治试点村和1000个绿化示范村。(责任部门:省水利厅、农委、卫生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林业局)
  疏浚县乡河道土方2亿立方米、村庄河塘土方1.5亿立方米,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建农村户用沼气工程1万处,基本完成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59万座。确定200个省级环境整治试点村推荐名单。建成1128个绿化示范村,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6. 脱贫攻坚工程。实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责任部门:省扶贫办、民政厅、财政厅)
  累计向苏北25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区)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亿元,39.6万贫困农户落实了帮扶措施。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亿元,惠及14.9万贫困农户。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3.5万人,转移就业3.4万人。
  (十八)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新辟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0条以上,新增和更新节能环保公交客运车辆3000辆以上。新增供水能力100万立方米/日,新增城乡统筹供水乡镇100个。人防工程竣工面积30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290万平方米。(责任部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民防局)
  制定《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方案。新辟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44条,新增和更新节能环保公交客运车2253辆。新增供水能力65万立方米/日,新增城乡统筹供水乡镇32个。人防工程竣工面积223.9万平方米。人防工程新开工面积331.5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十九)加快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市、县(市)城乡统筹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的落户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配备专职人员村级平台建成率达到70%以上。(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安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指导各市、县(市)有序开展城乡统筹规划,加强对城乡统筹规划的技术规范和审查把关。4月1日起,在苏州试点实施外来人员居住证制度。配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专职人员的村级平台建成率达到65.8%。
  六、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二十)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连盐铁路完成投资30亿元,力争开工建设沪通铁路。临海高等级公路和崇启大桥分别完成投资30亿元、6亿元。盐河航道整治、通榆河东台至长江段航道分别完成投资8亿元、8亿元。加快建设沿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盐城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改造沿海滩涂已围垦区12万亩。发行沿海开发企业债券15亿元。设立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并投入运行。(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沿海办、交通运输厅、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水利厅、海洋渔业局、农业资源开发局、金融办、铁路办,人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6亿元。连盐铁路完成征地拆迁调查摸底工作。沪通铁路涉及我省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临海高等级公路和崇启大桥分别完成投资24.6亿元、5亿元。盐河航道整治、通榆河东台至长江段航道分别完成投资3.4亿元、5.5亿元。新批沿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家。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工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通过评审,水、电、道路及码头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就绪。沿海滩涂已围垦区的改造计划已经下达。沿海开发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编制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开展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的筹备工作。

  (二十一)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建立和完善南北共建园区考核机制。培育国家和省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5-6个。落实好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动苏中与苏南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苏南发展水平。(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
  制定支持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编制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支持苏北发展的年度计划。新批南北共建园区3个,并对2010年经省批复同意的27个共建园区进行考核评价。沛县、睢宁等6个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已获科技部和财政部立项支持。组织修编《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推动新一轮沿江开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