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信贷产品创新,大力支持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重点行业
(十六)加强行业研究,制定积极的信贷增长策略。抓住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信贷投向,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形成与大同经济新一轮增长相契合的煤炭、交通、电力、冶金、煤化工、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等主流行业的优质客户群体,以及以“名、特、优”产品为主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为大同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信贷、结算、汇兑、理财等一条龙优质服务。对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以内外部银团贷款、利率优惠等方式为转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在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林权质押贷款、仓储抵押贷款、供应链贷款等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信贷产品。推广农村金融超市、金融便利店等服务模式,强化对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信贷扶持。
(十七)重点支持转型综改试验项目。金融机构要围绕大同市转型试验区的各类项目,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抓紧制订对煤制天然气、轿车、重卡、多晶硅、太阳能、生物制药、MDI、煤炭地下气化等转型试验区首批实施项目的调研,找出信贷支持着力点,尽早搭上优先审批的快车,切实为大同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信贷支撑。同时,仍然要围绕古城保护、云冈石窟、恒山风景区、方山大遗址、边塞长城等转型试验区的政策扶持项目,以及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等大河大川的治理、城市棚户区改造、污水治理、廉租房建设等寻找转型试验区支持的空间,及时上报贷款申请、审批等相关手续,力争得到上级行对项目的认可和资金支持。
(十八)围绕大同市七个千亿元产业板块做文章。金融机构要按照大同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参照市政府提出的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能源、新型化工、三三组合、现代物流和煤炭电力七个千亿元产业板块,根据实际选择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十九)配合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今后央企进同、大集团进同、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将作为大同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抓手。金融机构要紧紧盯住与大同有合作协议的中国医药、中海油、中建材、中化工、华润、中国重汽、华能等大型央企,发挥好金融服务职能,切实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六、加快建立信用体系,打造适合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的诚信环境
(二十)大力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大额和零售客户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为依托,以信用评级市场为抓手,积极推进征信市场的培育与规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小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打造一体化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为金融支持山西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征信服务。
(二十一)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加强市场监管和舆论监督,引导诚实守信经营意识,加强部门间的信用信息披露和共享,向社会公布诚信企业名单。大力维护金融机构的主体权益,提高金融案件胜诉执行率,政府应在保护银行债权、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有利环境。坚决打击借资源整合、经济转型之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积极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和金融业诚信建设,强化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