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展形势政策和民主法制宣传教育。运用领导干部进村宣讲、现代农民教育课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方式和阵地,深入解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协调推进城乡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举措,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推进农村普法工作,引导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理性表达诉求,促进农村和谐。
三、深入实施文明村镇创建工程,促进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8. 深化文明户、文明村镇创建。不断丰富文明户创建的内涵形式,深入开展“文明信用户”、“文化中心户”、“学习型农户”、“乡风文明岗”、“四好农家”、“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发挥技术培训、就业创业、信用贷款等支农惠农项目的激励引导作用,让农户在参与中争荣誉得实惠。扎实推进“文明村”、“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全民健身村”、“科普示范村”、“民主法制村”等创建活动,推动富村帮穷村、强村带弱村,扩大文明村创建覆盖面。不断增强文明乡镇创建规模带动效应,建设文明县城、文明城镇群。把文明村镇创建与基层平安创建有机结合,营造平安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积极探索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技术协会等经济组织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途径。制定江苏省乡风文明指数测评办法,组织测评并公布结果,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9. 推进文明社区创建。适应村庄集约化发展趋势,推广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不断强化和完善乡镇、村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广大农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参与政治文化活动、加强人际交流的重要阵地。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门栋”等活动,完善设施,拓展服务,整治环境,维护秩序,提高社区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
10. 开展文明集市创建。把创建文明集市作为农村文明创建的新抓手,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市场”、“诚信经营户”、“星级经营户”、“放心消费户”、“文明摊位”等创建活动,实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秩序井然、服务文明,制止乱收费、假冒伪劣、坑农伤农等现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举办文化大集、科普大集,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引领文明风尚。按照规模适中、工作扎实、农民满意、对周边农村影响较大的标准,确定一批创建文明集市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