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积极有效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强基固本、凝神聚气,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贯穿工作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解决好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坚持改进创新、完善机制,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机活力。
二、深入实施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工程,凝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4. 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江苏”等主题活动。运用文艺演出、乡(村)史展览等多种形式,发挥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增强农民群众爱祖国爱家乡情感。运用基层党校、党员冬训等多种形式,深化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
5. 开展创业创新创优宣传教育。深入宣传新时期江苏精神,增强农民群众推进“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认同感自豪感。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局,开展“创业文化节”、“创业之星”及优秀经纪人评选等活动,加强农村“三创之星”、“青春创业?岗位建功”等系列宣传,努力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资金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实用技术以及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培育有文化、会技术、懂法律、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6. 开展“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基本要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邻居”等,推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团结友爱、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完善乡规民约、村民公约、邻里公约,运用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道德银行、道德法庭、妇女禁毒会和红白理事会等载体,抵制封建迷信和黄赌毒,反对大操大办,培育文明家风民风乡风。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七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童声里的中国”等活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思想道德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作用,构建全省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拓展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功能,推进乡村少年宫、乡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等建设,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