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环境服务。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的要求,着力发展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咨询等环境咨询服务,重点发展环境工程设计、总承包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等环境技术服务,鼓励发展提供环境咨询、工程、投资、装备集成等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合同环境服务等新型模式。依托南京、无锡、苏州、盐城、宜兴五个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和常州环保产业园,打造各具特色的节能环保服务基地,建成国际环保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环保创业服务、节能技术服务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节能环保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和产业联盟,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服务体系。
  (五)推进服务业业态创新。围绕商业模式、技术手段和服务理念创新,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领域。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引导企业科学细分需求市场,积极开拓能源需求管理、企业后勤服务、金融租赁、人力资源等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产品,创造更高的服务价值。推动技术手段创新,带动服务形式革新和服务内涵提升,着力开拓电信增值、数字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服务市场。推动服务理念创新,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再造和精益服务,加快由单一服务环节向提供全过程服务转变,由提供一般服务向多层次、综合性服务转变。重点培育一批理念新、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定制服务提供商、技术服务运营商和整体方案解决商,带动服务业新领域的拓展和新业态的成长。
  (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园和试点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现代化的网络、科技、软件和信息服务提升制造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催生一批新兴产品和技术,带动制造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品牌推广引领市场需求,为产品创造更强的生命力;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为企业提供资金、流通和专业服务支持,在服务的环节中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以服务引领制造、以制造促进服务的良性发展格局。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信息、金融、保险、物流、商贸等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
  (七)增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加大中心城市资源整合力度,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和“退二进三”,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商业街区、文化创意街区及城市综合体,集中布局商务、商贸、科技金融、创意等城市核心商务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推动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业和现代生活服务业共同发展,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功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道路、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实施“宽带江苏”提升工程、“无线江苏”加速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光纤宽带、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电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服务中的应用。支持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率先打造智慧城市。进一步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业发展,完善中心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八)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推动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打造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交易、中介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产业集聚度,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集中;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坚持政企分开,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健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管理机构和投资主体。加快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发展,按照打造我省服务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的要求,抓紧制定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意见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管理办法,重点培育昆山花桥商务服务集聚区、南京雨花软件园、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等20-30家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加强区域合作,推动集聚区南北共建,加快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到“十二五”末,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家,超500亿元的10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