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

  二、准确把握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决策部署,着力实施绿色发展和生态惠民战略,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推动林业发展转型升级,把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作为陆路水路交通和海岸堤防工程建设的重要配套任务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在重点区域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强化生态功能,加快推进绿化美化生态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生态产品的需求,有力推进生态优美的幸福广东建设。

  (二)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以当地特色树种、花(叶)色树种为主题树种,以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种,坚持生态化、乡土化,注重恢复和保护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不搞“一刀切”的形象工程。二是依据现有,整合资源。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要在现有林带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在绿化基础上进行美化生态化。注重与沿线的湿地、农田、果园、村舍等原有生态景观相衔接,注重与各地防护林、经济林、绿道网等建设统筹实施,充分实现各种生态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三是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既要坚持以市、县为主体进行建设,又要坚持规划先行和全省一盘棋,对跨区域的路段、河段、海岸线绿化美化生态化进行统一布局规划,保证建设工程的有序衔接和生态景观的整体协调。四是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突出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由属地政府统筹安排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确保实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省统一规划建设23条共10000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其中沿海生态景观林带2条共3368公里、52万亩;江河生态景观林带4条共1918公里、329万亩;高速公路、铁路生态景观林带17条共4714公里、424万亩。2011年开始试点,力争3年初见成效,6年基本成带,9年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通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最好的林相,即最好的森林外形、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一是结构优。通过调整森林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和树龄结构等,建成树种丰富、林木郁闭、结构多样的复层林、异龄林。二是健康好。能有效防御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等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蔓延,抵御火灾、大气污染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危害。三是景观美。形成沿线乔、灌、花、草等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富有动态美、韵律美和季节相貌变化,提升审美价值。四是功能强。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灾减灾能力,拓展碳汇功能。五是效益高。提供丰富的公共生态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林带的综合效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