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较好地控制重大传染病发病,使总发病率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十二五”期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2万人以内;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8万人以上;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人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逐年下降,控制在1%以下。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建立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健全防治网络,推广有效防治模式,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宣传,开展疾病的早期筛查,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规范化诊断治疗和个体化干预指导,有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疾病负担。“十二五”期末,实现主要慢性病病人全面连续的健康指导与管理,全省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6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85%以上。
--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投入责任,努力缓解全省居民“看病贵”问题。到2015年,在全省卫生总费用结构中,力争个人支出部分下降至28%。
表2:“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福建省
| 全国
|
2010年末
| 2015年末
| 年均增长(下降)或提高
| 2015年末
|
一、健康水平
|
1.人均期望寿命
| 岁
| 75.29
| 76
| 0.118岁
| 74.5
|
2.婴儿死亡率
| ‰
| 7.56
| 7以下
| 下降1.5%
| 12
|
3.孕产妇死亡率
| 1/10万
| 19.84
| 18以下
| 下降1.9%
| 22
|
二、卫生资源发展指标
|
4.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数
| 张
| 3.15
| 4
| 4.90%
| 4
|
5.每千人口医生
| 人
| 1.57
| 1.88
| 3.60%
| 1.88
|
6.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
| 人
| 1.49
| 2.07
| 6.80%
| 2.07
|
三、医疗保障
|
7.新农合参合率
| %
| 98.13
| 98以上
| -
| 95以上
|
四、重大传染病防治
|
8.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
| 万人
| 0.32
| 2以下
| -
| 120左右
|
9.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
| 万人
| 2.09
| 8以上
| -
| 400以上
|
10.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
| 90以上
| 95
| 1.09%
| 95
|
11.麻疹发病率
| 1/100万人
| 0.69
| 1以下
| -
| 1以下
|
12.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 %
| -
| 1以下
| -
| 1以下
|
五、慢性病控制
|
13.重点慢性病防治知晓率
| %
| -
| 70
| -
| 60
|
1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
| %
| 高血压管理率为37.7%
| 60
| -
| 35
|
糖尿病管理率为25%
|
|
1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
| %
| -
| 85以上
| -
| 80
|
六、卫生投入
|
16.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
| %
| 29.7
| 32
| 1.50%
| 30以上
|
1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
| %
| 32
| 28
| 下降2.71%
| 30
|
18.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标准
| 元
| 15
| 40以上
| 21.70%
| 不低于40
|
第三章 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