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任务
(一)围绕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
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编制实施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先导区,到2015年,一市三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比重达35%以上。
1.创新园区配套服务方式,加快推进新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园区发展空间,加快推进辽中近海及新民、法库、康平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创新配套服务方式,重点推进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检测中心、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着力培育绿色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到2015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4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500家,带动就业人数16万人,使工业园区成为促进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和本级财政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增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紧紧围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丰富产业集群内涵、创建千亿元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坚持特色发展,以弥补新兴产业空白和补充传统产业缺口为方向,以集中发展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提升辽中铸锻造机加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航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七大新兴产业,逐步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重点推进康平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8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0%。
专栏4
10个重点产业集群
1.新民药业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保健功能食品,全力打造沈阳医药产业园,到2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康复医疗、职业培训为一体的东北地区产业规模最大、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医药产业园。
2.新民包装印刷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包装印刷制品区、文化和装潢制品区、包装印刷设备制造区、原辅材料区、仓储物流区和研发展示交易区等六个功能区,到2015年,实现产值420亿元,力争建设成为立足沈阳、辐射东北、服务全国的东北地区最大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
3.新民灯饰灯具电光源产业集群:重点完善发展现有企业区、高新企业区、服务配套区、物流仓储区四大区域,建造集照明、灯具、灯饰、包装印刷、仓储物流为一体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北方最大国际化照明电器生产基地,到2015年,实现产值150亿元。
4.辽中铸锻造机加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铸铁区,铸钢区,特种铸造、机加区,有色铸造、机加区,锻造区和模具加工区六大功能区,到2015年,实现产值300亿元,建成世界级的铸锻生产基地,成为国内一流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为装备制造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国绿色铸造之都。
5.辽中机加泵阀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沈阳泵阀产业集群核心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发展空间,拓展功能,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和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
6.辽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以铜带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无铅铜、精密铜板带、铜棒等下游产品,积极开发高能钛金属材料,大力引进香港华英伦等各地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加工之城,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