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一市三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三化”建设扎实推进。围绕“两个三年翻两番”和“两个不低于”目标要求,一市三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强县域经济的具体部署,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设施和高效特色农业呈“裂变式”发展,一县一业逐步形成,新民市被国家评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县(市)”;突出推进县域工业化,新民包装印刷、辽中铸锻造机加、法库陶瓷、康平塑编等产业集群达到百亿元产值,法库县荣获“2010年中国产业百强县”;积极推进乡村城镇化,新城、新市镇建设全面启动,实施旧城重点片区改造,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加大招商和项目推进力度,组织开展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法库陶博会等各类招商推介活动。特别是对于具有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市领导亲自洽谈推进,促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为一市三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成立审批服务大厅,提高项目服务水平。2010年,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321个,占全市的16.7%,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8个。

  (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农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道路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沈康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法库、康平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辽中“本辽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辽中出海铁路、新铁高速公路启动实施。以创建生态县(市)为目标,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推进污水处理、无公害垃圾填埋场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民市大民屯等4个乡镇通过了国家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评审,辽中县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技术核查,法库县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完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并实施了质量再提升工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健康服务中心、120急救中心建设和农村县、乡(镇)、村卫生院改造和新建工程,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销售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参合率达到常住人口98%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72.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杨久清民间故事”、“新民二人转”等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281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4%。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一市三县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晋位升级压力巨大,与先进地区相比,具有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项目相对较少,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三是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和环境约束面临两难选择,城乡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四是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仍需完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以解决。

  二、发展构想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立足新起点,施展新作为,以晋位升级、冲刺全国百强县为方向,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化为主导、产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支撑,全面完成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做强县域经济,确保经济综合实力、结构调整、民生水平和生态建设实现新跨越,成为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定位。按照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十二五”规划空间功能定位,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核心竞争力强、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把一市三县建设成为我市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承接载体、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绿色农产品出口基地以及绿色生态屏障。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