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成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网络。全社会婴幼儿早期教育意识明显增强,社区早教服务机构逐步建立,以城市幼儿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辐射家庭的0-3岁婴幼儿教育网络初步呈现。
到2013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5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69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有效缓解“入园难”的状况。邓州市要按照上报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三年内新建、改扩建城区幼儿园36所,落实好行政村幼儿园的改扩建任务。全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显著扩大,学前教育秩序逐步规范,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明显提高,师资队伍日趋优化,初步形成公益、公平、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年度目标
2011年,全市新建幼儿园122所,改扩建幼儿园9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88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4.67%,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74.48%。园长和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60%,其它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50%。
2012年,全市新建幼儿园177所,改扩建幼儿园9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41所,5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7.1%,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3.14%。园长和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80%,其它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70%。
2013年,全市新建幼儿园162所,改扩建幼儿园10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40所,7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67%,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6%。园长和专任教师全部合格,其它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0%。
三、发展任务
(一)加快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网络
根据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科学合理地规划学前教育布局。2011-2013年,全市城区原则上每1.5万人口举办一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园,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举办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举办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独立办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或季节班,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逐步建立保基本、广覆盖的县(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学前教育网络。
(二)扩大资源,形成满足居民需求的学前教育规模
各级政府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教育资源,优先改建成公办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合作办园或举办分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严格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配套幼儿园要和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没有建设幼儿园的,应补建幼儿园或缴纳幼儿园异地建设费,由政府统筹用于幼儿园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县(区)政府要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建设,落实好国家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配套资金。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政府购买服务、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有计划地推进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严格规范、保教质量较好、社会信誉良好的幼儿园予以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