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4.我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将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大动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的目标任务,各级将对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力度,从而为农业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不利因素
  1.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与农产品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将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也难以短期内扭转。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自然灾害和疫病呈现突发、频发、重发特点,影响力越来越大,破坏力越来越强。由于经营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综合利用效率较低,农业灌溉用水、化肥、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左右。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加重了环境污染,使农业发展背负工业污染与自身污染的双重压力,农业节能减排的任务将越来越重。
  2.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国内看,近一段时期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多发。不仅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身心伤害,也对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打击,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国际看,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以及特保条款等非关税壁垒愈演愈烈,我国农产品出口开始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面对国内农产品市场门槛不断抬高、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不断翻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
  3.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由于户均耕地少,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现代农业建设缺乏高效的微观组织基础,从而导致农民生产和交易成本较高,采用新技术的动力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很难维护自身权益,也难以适应社会化生产这一普遍发展趋势。由于信息不对称,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不畅,致使一些鲜活农产品时常发生季节性、结构性的卖难现象,生产出现大范围波动,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力不强与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活,加之长期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科技与产业相互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新品种的研发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对现代农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够大,与农民依靠科技、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形成较大反差。面对农户分散经营这一特殊国情,政府财力有限,服务成本较高,公共服务仍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矛盾依然比较严峻。“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59元,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加了9021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2.44:1扩大到2010年的2.86:1。据调查,全省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超过乡村人口总数的10%,农村地区之间、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将对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深化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突破口,已全面实施农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着力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提升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精心打造高端高质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山东现代农业发展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