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全省机场建设和发展,处理好竞合关系,发挥好整体优势,构建河北发达的空中交通网络。统筹干线与支线、客运与货运、国内运输与国际运输、公共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与保障能力的协调发展,实现全省民航总体效益最大化。同时确保民航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顺畅,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民航,实现民航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至2020年我省民航总体发展目标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大与全国各省会及重点城市和周边主要国际城市的空中交通联系,增强我省机场服务能力,提升在京津冀机场群中的地位,实现我省民航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完善现有机场基础设施,重点打造石家庄枢纽机场,加快支线机场建设,形成全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航线通达、绿色环保”的“一干多支”机场体系;大力扩展航线网络,增加航空运力,发展支线航空,构建与全国航线网络融为一体、干支结合、省内成网的航线网络;加快扩大公共航空运输服务范围,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和通勤航空;加快发展航空货运,积极发展航空物流,培育壮大临空经济。
运输生产:到2015年末,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00万人次,年均增长31.2%;货邮吞吐量约16万吨,年均增长43.6%;飞机起降约17万架次,年均增长23.9%。到2020年末,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22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9%;货邮吞吐量实现30万吨,年均增长13.4%,力争全省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35万吨,其中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力争突破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力争突破25万吨。
表6
河北省民航运输生产目标(2015-2020年)(略)
机场建设:加快运输机场建设。“十二五”末,民用运输机场力争达到7个以上,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人次、货邮26万吨,按地面距离100公里或1.5小时车程机场(含周边省市)覆盖省内90%以上的县(市、区);到2020年,全省机场总数力争达到8个以上,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配套完善、航线通达的机场体系,基本实现航空运输服务县(市、区)全覆盖。
运力:河北航空公司机队规模达到20架以上,成为我省民航事业的骨干力量。加强与国内外航空公司合作,力争基地航空公司达到3家以上,大幅增加驻场飞机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