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河北省民航运输业务量需求预测表(2015-2020年)(略)
预计我省民航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将超过2,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省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将分别达到1200万人次、16万吨、17万架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约31.2%、43.6%、23.9%,均大幅高于全国相应11%、10%、11%和华北地区13.2%、13.2%、10.6%的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末将实现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27万架次。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省民航必须把握首都机场趋于饱和、新机场尚未建成的历史机遇,准确定位、多措并举、超常发展,争取未来发展的空域和时刻等资源,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省民航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适度超前加快发展,坚持全省统筹协调发展,以确保航空安全为前提,以充分满足航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为突破,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努力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航空运输体系,推进河北民航跨越式发展,为促进我省“四个一”发展战略和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服务全局。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民航优先发展,更好地发挥民航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省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战略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对社会公众负责、为社会公众服务作为民航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航空安全放在首位,提高民航服务水平,改善公众出行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市场需求。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航业是基础性产业,民用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规划指导、政策引导作用。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参与投资,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民航的积极性。
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加快民航设施建设,完善机场布局,实现民航基础设施由不适应向适度超前转变,增强民航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