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十一五”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
(郑环办〔2006〕143号)
各县(市)、区环保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36号)和郑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依据《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郑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草案)》,现就做好“十一五”期间全市环境监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十五”期间,我市的环境监测工作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任务,以客观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监测质量管理,以准确、及时、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主动为各级政府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认真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持,积极为污染治理工程和新建项目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服务,迅速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做出响应,赢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全市监测事业迅速发展,监测能力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和提高。
一是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主动服务环境管理。我市环境监测战线广大职工,勤奋工作,全面落实省局、市局下达的责任目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常规监测、城考监测、污染源监测和应急监测任务。“十五”末上报的监测数据,比“十五”初翻了一番。同时,针对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新的情况,撰写多种专题报告,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应急监测也取得了明显成绩,在对我省、我市发生的多起严重突发事故应急监测中,及时为领导提供准确数据,对有效控制污染物扩散、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省局、省站的通报表扬。
二是大力加强质量管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全市环境监测系统坚决落实各级环保部门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数据准确。市站年年都有新目标,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跨越式进展,先后顺利通过“计量认证复验评审”、“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和国家实验室现场评审,再次成为“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协作定值实验室”,走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前列。各县(市)、区站紧密结合本站实际,制定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监测水平不断提高。7个县(市)、区站均顺利通过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评审。
三是面向社会以人为本,公开发布监测信息。“十五”期间,全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日臻完善,监测子站由5个增至20个,市站每年发布365期空气质量日报,365期预报和52期周报,均无错报漏报现象,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得到全国人大、国家环保总局、监测总站和省局、省站的肯定和好评。2001年6月,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正式在中央电视台发布郑州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各县(市)、区站的环境空气质量测报工作也相继以周报形式及时、准确向市站呈报监测数据,市站通过网络向全市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