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启动实施新增林业产值千亿示范工程。大力推进林板家具一体化、竹浆纸一体化、特色经济林一体化建设,到2015年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000万亩,建设100个现代林业产业基地示范片和50个林业产业园区,力争实现现代林业总产值2000亿元,比2010年新增1000亿元;农民每年从林业上人均获得收入1000元,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一是加强良种壮苗繁育。着力加快早实、高产、优质核桃、银杏、油茶、油橄榄等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大力推广巨桉、台湾桤木、绵竹等优良速生树(竹)种,使林业产业基地的良种壮苗使用率达到100%。二是着力抓高产高效林培育。着力推广组培苗造林、测土施肥、生物防虫等实用技术,采取除草施肥、整形修枝、更换品种等措施,加快现有低产低效林改造,全面提高林地单位产量和效益。三是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立足林竹资源,发展木竹和特色林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构建一批木竹家具、竹浆造纸、特色林产品加工园区。(林业厅、财政厅、科技厅、省委农工委等单位负责)
(七)启动实施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通过在全省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肉羊、肉兔、水产优势区域实施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省主要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5-20个百分点,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园区)占规模养殖小区(园区、场)总量的50%以上,畜禽水产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成为全省畜牧水产生产的主要形式,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畜牧水产业助农增收能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养殖小区(园区、基地)发展模式,突出“五化”的示范内容:一是畜禽水产良种化。加快我省“十一五”育成畜禽水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水产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二是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养殖池塘、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三是生产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水产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四是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畜禽水产疫病综合防控措施。五是粪污无害化。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清洁生产。(省畜牧食品局、水利厅、财政厅、科技厅、农业厅、省委农工委等单位负责)
(八)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培训及科技普及推广工作。充分发挥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10个。探索建立有利于中青年专家快速成长的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围绕我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继续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实施丘区农民“双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强化科技普及,抓好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重点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站栏员”建设。深化林业科技推广行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计划,促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增效。加快水产健康养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节水、水土保持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省科协、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水利厅、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