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残疾人开放。社区和社会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托养服务机构等残疾人相对集中的基层单位要结合康复训练、职业培训、特殊教育等,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重视农村残疾人体育工作,引导农村残疾人因地制宜参加健身活动。
3.结合残奥、聋奥、特奥活动开展,建立残疾人冰雪运动基地,在部分城市开展冬季残奥、聋奥和特奥项目。举办全省残疾人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残运会、特奥会、聋人运动会等赛事。
(九)无障碍环境。
主要任务:
1.加快推进城乡无障碍建设与改造,推进全国无障碍市、县创建工作在我省深入开展。
2.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改造补助。
3.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公共服务信息方便残疾人使用。
政策措施:
1.贯彻国家无障碍建设规定,制定我省相关实施办法。新建、改建、扩建设施要按照国家无障碍规范建设。普及无障碍知识,加强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与管理。推进全国无障碍市、县创建工作在我省深入开展。
2.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程。将无障碍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推进既有道路、建筑物、居住小区、园林绿地特别是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已建设施无障碍改造。公共交通工具要配置无障碍设备,公共停车区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
3.广泛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为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家居无障碍改造服务。争取国家补助项目,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对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资金和工程服务。基本完成社区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4.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相关规划,推动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立语音提示、屏显字幕、视觉引导等系统。推广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提高盲文、手语的信息化水平。
(十)法制建设和维权。
主要任务:
1.逐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
2.完善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
3.加强残疾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政策措施:
1.积极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定期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和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代表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2.将残疾人普法宣传纳入省“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提升残疾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完善残疾人维权服务网络,为符合规定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给予经费补助。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中心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法律服务,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4.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